第443章 朝鲜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

【同时,小西行长隐晦的提及到,关于丰臣秀吉认错一事,可改为以国书形式表达对大明的“敬重”,而非直接低头认错,否则此次谈判,也就没有再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沈惟敬深知这是小西行长的试探,但开放贸易口岸并非小事,需奏请朝廷定夺,但就此打住谈判又恐错失良机。】

【于是沈惟敬回应道,通商之事可待撤兵及认错事宜有实质性进展后再行商议,至于国书表达敬重,形式与措辞必须由大明礼部审定,要确保符合天朝上国威严才行。】

【回到营帐后,沈惟敬立即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大明东征军经略宋应昌处。】

【宋应昌收到书信后,与麾下谋士幕僚紧急商讨。】

【众人意见不一,有的认为贸易开放可促进经济交流,以经济羁縻倭国;有的则担忧倭国狼子野心,开放口岸会引狼入室。】

【最终,宋应昌决定先回复沈惟敬,稳住小西行长,告知其撤兵与认错是和谈的核心,贸易之事可作为后续协商内容,但绝不能本末倒置。】

【同时,宋应昌还命令开城前线的明军加强戒备,若倭国稍有不轨之举,随时准备应对战事。】

......

【而在倭国方面,丰臣秀吉听闻谈判内容,大发雷霆,要他向大明低头认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但丰臣秀吉也清楚,此时朝鲜的战况于樱花倭国不利。】

【虽说大明王朝向朝鲜运输补给上,也有着一定的困难,但却远不如樱花倭国向朝鲜持续输送时的困难大。】

【因为朝鲜的水将李舜臣,带领朝鲜水军时常偷袭樱花倭国的海上运输船队,对樱花倭国在补给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与增加了很多不安稳的因素。】

【于是丰臣秀吉下令,让倭寇大臣与大将召开军事会议,想出一条适合目前局势下,对樱花倭国最好的一种应对策略。】

【最后,倭寇大臣与大将一致认为,可以假敌示弱,先退一步,以待大明王朝在朝鲜境内,是否会派军长期驻守。】

【若是朝鲜没有了明军的长期驻守,那么他们随时都可以再次卷土重来。】

【若是大明朝廷选择长期驻军,时间一长之后与朝鲜方面产生矛盾,他们也可以顺势而为。】

【最重要的倭寇高层认为,他们樱花倭国,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强加与西方洋人之间的联系,发展他们樱花倭国的海军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此之外,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樱花倭国在朝鲜的九大军团,还有十几万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