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伤了江浙地区的百姓的人心,也加速了大明王朝在军事兵力上的衰败。】
【万历二十三年(1595)十月二十日,从朝廷回到大明的戚家军,回到阔别 3 年多驻地石门寨后。】
【数日下来,戚家军将士发现,除了一开始有官员前来给他们登记归朝信息之后,就再也没有官员来理会他们。】
【戚家军,是由威继光启用大明的幕兵制度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大明精锐军队。】
【所以戚家军在大明朝廷中的编制,是属于幕兵制度下的军队,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军户户籍的,即使有些人是有大明军户的户籍,那也是在南方江浙一带。】
【并且,在戚家军被调至北方驻守蓟镇之后,也一直就与蓟镇的本士卫所的士兵有矛盾存在。】
【因为戚家军,在蓟镇中,没有本地的军户的户籍,不是蓟镇卫所的士兵,所以戚家军在蓟镇里是没有耕田。】
【而戚家军的一切经济来源,都是来自军饷。】
【除了军饷之外,就是依靠在战场上斩杀敌首,换取军功赏钱了。】
【在这个的情况下,在战场上的戚家军,一个个都是勇猛异常,争敌斩功,在无形之中,就惹得蓟镇军与北军士兵的不快。】
【而戚家军的军饷,是按照幕兵制度颁发的,所以在军饷上,要比北方卫所的士兵要高出一点。】
【例如戚家军的月饷是一两半,而北方卫所的士兵月饷却是一石粮食。】
【然而北方卫所士兵,每月需要把粮食上交之后,是可以给自己留下一至二石的粮食的。】
【折合起来,北方卫所的士兵月饷,也是一两白银以上。】
【然而,北方卫所的士兵却不认为,上交之后给自己留下的粮食,并不算是他们的军饷,也因此产生与戚家军之间的矛盾。】
【而这种矛盾,在北方卫所的士兵,在知道宋应昌答案给戚家军的年饷,从18两增加到43两后,也就引起了平壤城战后,南北两军矛盾的异火线之一。】
【在戚家军的将士,从朝鲜班师回朝时,他们在朝鲜驻守了三年,那么他们此次回到大明王朝之后,除了斩敌的战功赏银之外。】
【他们每一个人,最起码也能拿到,130多两的饷银才对。】
【然而,自从张居正遭到明神宗朱翊均在万历十二年(1584)清算之后,已经过去了十一年,此时大明王朝的财政,已经起向困境。】
【王朝财政,开始陷入困难中,大明朝廷不得不实行“战时募兵,平时裁撤”的兵制,还常拖欠军饷,很多没有背景的士兵实际所得不足三成。】
【蓟镇本土的北方卫所边军,还可以依赖卫所屯田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