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后世的大明王朝,简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
百姓甲:“对哦,什么驱狼吞虎,什么借刀杀人之计,什么以夷制夷的兵法策略,不是刚好用得上吗?为什么不这样做,他们的脑子呢?”
百姓乙:“一群腐儒文官,搞起阴谋算计,一个比一个狠,但是到了打仗用兵的时候,兵书上的那些计策,他们是一个也想不起来。”
百姓丙:“书生误国,真是一点都没有错。”
“这天道从盘点到我们大明王朝的事迹开始,好像就对咱大明后世的腐儒文官极为的不满。”
“就是不知道这天道结束之后,老子真想看看他们的脸皮,会变得有多厚。”
......
大明神宗界。
民间:
百姓甲:“不是说这个赵志皋性格柔弱和怯懦,且正直吗?没想到在十几年后,竟然也当了大明的内阁首辅。”
“真是没有想到传言正直的赵志皋,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竟然是这样真正的,直接把与樱花倭寇议和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到兵部尚书石星身上了?”
“呵呵,真是太正直了!!”
百姓乙:“天道在盘点时,用的是大明儒生文官集团,这是一个集团,不是一两个人,也不是一两个党派,而是一大群人,乃至是一大类人。”
“死道友,不死贫道,在他们这个文官集团之中,真是淋漓尽致。”
......
【当沈惟敬,得知倭寇再次举兵入侵朝鲜,在得知杨方亨已经自首招供,在看到来抓拿自己问罪的官吏之后,沈惟敬的表现并不算慌张与惊恐。】
【对沈惟敬来说,当他知道自己出使与倭寇进行谈判议和时,不仅仅是明倭两国之间的议和谈判,还掺杂着大明朝廷的党争与权利争斗时。】
【他沈惟敬,或许在那里就已经给自己预料到过这样的一个结果与下场。】
【只是这样的结果与下场,对沈惟敬来说,来得有些快了。】
【最终沈惟敬,将自己所犯下欺瞒之罪全数招供,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九月二十五日,被明神宗朱翊均下旨批准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