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封疆大臣

直隶虽靠近京师,但问题却一点也不少。

天灾造成的饥荒、社会治安的混乱、驿站负担的沉重、民族矛盾的尖锐、官场腐败的猖獗、民间风气的败坏......种种问题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这片京畿重地上。

于文宏到达保定上任后,立即让卢玉堂等人分赴各地考察实情。

数日后,众人陆续返回巡抚衙门,逐一汇报所见所闻。

";大人,";卢玉堂面色凝重,";赈灾粮至今未能下发,导致每日都有数百人被活活饿死。卑职亲眼所见,城外灾民聚集,饿殍遍野......";

于文宏眉头紧锁。

此事他已有耳闻,原因是前任直隶巡抚突然病故,导致赈灾粮无法按时发放。

短暂的沉默后,于文宏拍案而起:";先斩后奏!";他的声音在堂内回荡,";先放粮救人,再上奏折认罪。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活活饿死!";

路玉阳接着汇报:";大人,卑职打听到一些官员在征收赋税时私自加码,滥收';火耗银';。";他翻开账册,";这是卑职暗中查访的记录,一些官员甚至勒索商户,恐吓百姓,简直是无法无天。";

卢玉堂闻言,不禁低语:";没想到这皇城脚下,竟有如此黑暗一幕......";

于文宏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保定城的街巷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说道:";现在灾民为重,卢玉堂、路玉阳,你们二人现在就去调拨赈灾粮,连夜在城外支起锅灶,尽快让灾民吃到嘴里。";

";嗻!";

当夜,于文宏伏案疾书,写下了《请速发赈灾粮疏》。他深知,这一纸奏折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想到城外那些饥寒交迫的百姓,他的笔锋更加坚定。

于文宏可谓是日理万机,他不仅要全心全意地照顾那些遭受灾难的人们,还要对地方官员进行严格的审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接连不断地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令和檄文,包括《严禁火耗谕》、《严禁馈送檄》、《饬查劣员檄》、《严禁赌博谕》、《弥盗条约》以及《请禁讦告以正名义梳》等。

这些法令和檄文的颁布,旨在推行新的“直隶规则”,以整顿地方吏治,改善社会风气。

然而,就在这一片繁忙之中,却有一个名叫赵履谦的知县,公然违背于文宏的命令。

这个赵履谦仗着自己有一些背景关系,对于文宏的话完全置若罔闻,继续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地作恶。他的行为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愤慨,但由于他的背景,很多人都敢怒不敢言。

于文宏得知赵履谦的所作所为后,毫不犹豫地在当夜就奋笔疾书,写下了一封弹劾奏折。

这封奏折详细地列举了赵履谦的种种恶行,以及他对朝廷法令的漠视和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