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温馨想外放,大三线建设巨亏!

相比于李墨白对山河制造的关注度来说,山河四省其实更加上心的。

他们嘴上支持李墨白。

但是心里巴不得,粤东叶家把山河制造往死里整。

只有这样。

山河制造才会想办法迁移出来。

他们才会有机会。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且不说山河制造不会迁移。

就算,叶家真的不讲规矩,冒天下之大不韪,往死里整李墨白。

那山河制造要迁出粤东的话,也只会考虑折江跟苏江。

折江的温洲,苏江的姑苏。

这两个城市才是首选啊。

但即便是这两个城市,也缺啥深川那样的完整配套。

如果搬厂子的话。

就要重新的整合工业链。

甚至于,还要重新在当地组建配套工厂。

且不说要浪费多少时间。

单单是资金成本就无法估计了。

因为完全违背了市场规律。

可以算作是现代版的大三线建设。

龙国历史上,曾经就有过一次声势浩大的大三线建设。

大量的军工企业,还有重工业,从沿海城市,从东三省,搬迁到了内陆省份!

声势浩大。

前后持续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因为这场大三线建设,还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简称叫三线子弟。

这些成长在三线工厂的孩子,成了最迷失的一群人。

他们在厂区长大。

但是呢,跟当地人的孩子又没什么共同语言。

他们的归属感,只局限于厂区内。

在特殊的历史情况下,大三线建设的初衷,是保护国家的火种。

保证在沿海城市,还有边陲工业城市被摧毁之后,内陆还能有工业产能。

依然能源源不断的输出各类装备。

支持国家的反抗战争。

在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刻,哪怕知道大三线建设是亏钱运营。

但依然是要咬牙坚持的。

毕竟,没有哪个人敢拿国家安全当赌注,就为了省钱。

现在,大三线建设的时代过去了。

市场经济的趋势下,一切都是要向利润看齐的。

同样产品,粤东生产成本是10元!卖30元,就有20元的利润。

但是如果把厂子搬到山河四省的话,那成本就是20元,卖30元,你就只有10元的利润了。

甚至于,成本还会更高。

再加上,社会风气,官场风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