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精准扶贫,学校的正能量

李墨白印象中的农村老家上了年纪的村民们。

他们一二年后就不再种地,去给药厂筛选草药,或者就是统一组织去道路两边的绿化带除草什么的。

一天都六七十元的收入。

多的时候,干一天能赚一百块。

比种地强多了。

虽然是一三年的一百元,但是也让老人们很满足了。

李墨白曾经跟外省的朋友聊过这些事儿。

对方觉得难以置信。

苏江GDP这么高,老人还这么苦吗?

那子女真是太不孝了。

李墨白无奈的表示,不是子女不孝。

大部分子女都让老人别折腾了。

在家歇歇。

你说你为了那百八十块钱,早出晚归的。

回头再把自己给累出个病来。

你赚到那点钱,还不够医药费的呢。

但是老人们不听啊。

他们一般是干到,人家不敢用他们为止。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舍得歇着的那种。

李墨白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苏江老人才这样,还是全国老人都这样。

在农业领域上,李墨白拍板,租地来种!

然后呢,也可以聘请当地的老人来干活儿。

反正就是保证留守老人的收入肯定比他们自己干活儿来的高就是了。

只要能多赚钱,农民们是不会有意见的。

李墨白还能收获一波好感。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

赚钱才是头等大事儿。

给山河食品打工,能赚钱。

土地流转也能赚钱。

虽然说这么搞,就要花钱买粮食吃了。

但是综合算下来。

还是有得赚。

而且山河集团现在有承包土地的经验了。

在南河省就承包了大片的土地。

不过不是直接从农民手上承包的。

都是一些国营农场什么的。

在北河这边,就是直接跟各村各户的农民直接合作。

要比在南河的力度更大。

而且惠及普通农民。

李墨白这钱撒出去,那效果绝对好使。

这就是精准扶贫的概念嘛。

接下来的时间,李墨白一边在国际市场上大把的捞钱。

毕竟他有系统奖励的山河SWIFT系统,资金可以畅通无阻。

镁联储都没法监控的。

再利用山河制造的出口当掩护。

一点一点的把这笔钱拿来投资内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