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濡须口大战

事实上去年年底,也就是我在骠国驰骋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荀彧(读xunyu)死了,死的时候年龄其实有四十九岁了,并不像后世大家说的那样英年早逝,在这个时代不算死的太年轻,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肯定达不到四十九岁。而且我也不认可后世许多学者认为的,说荀彧比诸葛亮、司马懿厉害很多,是他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甚至说如果荀彧不死,曹魏能早很多年统一天下。荀彧是很有能力,但没有那么厉害,正史里他死后,魏国也没犯什么大错,至少比蜀国、吴国的失误少很多。荀彧的死对曹操应该是一个大事,重大的损失,但对于我来说,却没什么影响,两千多公里的距离,想对我有所影响也是很难的。荀彧死后没多久,也就是我们结束了骠国战事回来的时候,孙权那里也有大事发生,孙权把都城迁到了秣(读mo)陵,并且把秣陵改名为建业,建业就是后世的南京城。秣陵城城池坚固,曾经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多次进攻秣陵都没有成功。这个对我更没有什么影响了,对孙吴可能是大事件,迁都从来不是小事,但那也是几千里外的事情,不说千山万水也差不多。

但正史里有件更大的战事是在荀彧死后、孙权迁都后立马发生的,那就是濡须口大战,我记得正史记载的是在去年发生的,曹操和孙权的一次激烈交锋,可为什么一直没发生呢?我之前让孟恩派出更多的人手去打听消息。

这个消息终于来了,是从江阳郡传来的,濡须口大战发动了,消息其实是从一些商人那里得到的,也就是已经发生了很久了,可能战事都结束了。历史上记载的濡须口战役其实发生了四次,这只是第一次,双方战平,第二次曹操亲征取得胜利,后面的两次都是吴军获胜。濡须口至关重要,是掌控长江的钥匙,也是建业城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了濡须口建业城也就没有了安全保障。

也许诸葛亮就是在得知濡须口大战开始或者准备开打的时候出发的,孙曹两家打起来,诸葛亮才更放心的西征,也许这是孔明考虑的一个事项,也许只是巧合。

这个大战对诸葛亮和刘备有所影响,也就对我有所影响。

濡须口大战的消息来到后第二天我收到了刘璋的任命和嘉奖。

刘璋任命我为建宁郡郡守,并夸奖了我对正昂的支持,当然了只是书面赞扬,没有任何物质方面的奖赏,另外还有一个命令随着任命一起发过来,那就是要我发动郡兵支援成都。

看来正昂在汇报骠国情况的时候顺带提了一下我,所以刘璋才有了这个任命,如果是平常年景我可不

事实上去年年底,也就是我在骠国驰骋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荀彧(读xunyu)死了,死的时候年龄其实有四十九岁了,并不像后世大家说的那样英年早逝,在这个时代不算死的太年轻,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肯定达不到四十九岁。而且我也不认可后世许多学者认为的,说荀彧比诸葛亮、司马懿厉害很多,是他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甚至说如果荀彧不死,曹魏能早很多年统一天下。荀彧是很有能力,但没有那么厉害,正史里他死后,魏国也没犯什么大错,至少比蜀国、吴国的失误少很多。荀彧的死对曹操应该是一个大事,重大的损失,但对于我来说,却没什么影响,两千多公里的距离,想对我有所影响也是很难的。荀彧死后没多久,也就是我们结束了骠国战事回来的时候,孙权那里也有大事发生,孙权把都城迁到了秣(读mo)陵,并且把秣陵改名为建业,建业就是后世的南京城。秣陵城城池坚固,曾经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多次进攻秣陵都没有成功。这个对我更没有什么影响了,对孙吴可能是大事件,迁都从来不是小事,但那也是几千里外的事情,不说千山万水也差不多。

但正史里有件更大的战事是在荀彧死后、孙权迁都后立马发生的,那就是濡须口大战,我记得正史记载的是在去年发生的,曹操和孙权的一次激烈交锋,可为什么一直没发生呢?我之前让孟恩派出更多的人手去打听消息。

这个消息终于来了,是从江阳郡传来的,濡须口大战发动了,消息其实是从一些商人那里得到的,也就是已经发生了很久了,可能战事都结束了。历史上记载的濡须口战役其实发生了四次,这只是第一次,双方战平,第二次曹操亲征取得胜利,后面的两次都是吴军获胜。濡须口至关重要,是掌控长江的钥匙,也是建业城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了濡须口建业城也就没有了安全保障。

也许诸葛亮就是在得知濡须口大战开始或者准备开打的时候出发的,孙曹两家打起来,诸葛亮才更放心的西征,也许这是孔明考虑的一个事项,也许只是巧合。

这个大战对诸葛亮和刘备有所影响,也就对我有所影响。

濡须口大战的消息来到后第二天我收到了刘璋的任命和嘉奖。

刘璋任命我为建宁郡郡守,并夸奖了我对正昂的支持,当然了只是书面赞扬,没有任何物质方面的奖赏,另外还有一个命令随着任命一起发过来,那就是要我发动郡兵支援成都。

看来正昂在汇报骠国情况的时候顺带提了一下我,所以刘璋才有了这个任命,如果是平常年景我可不

事实上去年年底,也就是我在骠国驰骋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荀彧(读xunyu)死了,死的时候年龄其实有四十九岁了,并不像后世大家说的那样英年早逝,在这个时代不算死的太年轻,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肯定达不到四十九岁。而且我也不认可后世许多学者认为的,说荀彧比诸葛亮、司马懿厉害很多,是他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甚至说如果荀彧不死,曹魏能早很多年统一天下。荀彧是很有能力,但没有那么厉害,正史里他死后,魏国也没犯什么大错,至少比蜀国、吴国的失误少很多。荀彧的死对曹操应该是一个大事,重大的损失,但对于我来说,却没什么影响,两千多公里的距离,想对我有所影响也是很难的。荀彧死后没多久,也就是我们结束了骠国战事回来的时候,孙权那里也有大事发生,孙权把都城迁到了秣(读mo)陵,并且把秣陵改名为建业,建业就是后世的南京城。秣陵城城池坚固,曾经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多次进攻秣陵都没有成功。这个对我更没有什么影响了,对孙吴可能是大事件,迁都从来不是小事,但那也是几千里外的事情,不说千山万水也差不多。

但正史里有件更大的战事是在荀彧死后、孙权迁都后立马发生的,那就是濡须口大战,我记得正史记载的是在去年发生的,曹操和孙权的一次激烈交锋,可为什么一直没发生呢?我之前让孟恩派出更多的人手去打听消息。

这个消息终于来了,是从江阳郡传来的,濡须口大战发动了,消息其实是从一些商人那里得到的,也就是已经发生了很久了,可能战事都结束了。历史上记载的濡须口战役其实发生了四次,这只是第一次,双方战平,第二次曹操亲征取得胜利,后面的两次都是吴军获胜。濡须口至关重要,是掌控长江的钥匙,也是建业城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了濡须口建业城也就没有了安全保障。

也许诸葛亮就是在得知濡须口大战开始或者准备开打的时候出发的,孙曹两家打起来,诸葛亮才更放心的西征,也许这是孔明考虑的一个事项,也许只是巧合。

这个大战对诸葛亮和刘备有所影响,也就对我有所影响。

濡须口大战的消息来到后第二天我收到了刘璋的任命和嘉奖。

刘璋任命我为建宁郡郡守,并夸奖了我对正昂的支持,当然了只是书面赞扬,没有任何物质方面的奖赏,另外还有一个命令随着任命一起发过来,那就是要我发动郡兵支援成都。

看来正昂在汇报骠国情况的时候顺带提了一下我,所以刘璋才有了这个任命,如果是平常年景我可不

事实上去年年底,也就是我在骠国驰骋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荀彧(读xunyu)死了,死的时候年龄其实有四十九岁了,并不像后世大家说的那样英年早逝,在这个时代不算死的太年轻,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肯定达不到四十九岁。而且我也不认可后世许多学者认为的,说荀彧比诸葛亮、司马懿厉害很多,是他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甚至说如果荀彧不死,曹魏能早很多年统一天下。荀彧是很有能力,但没有那么厉害,正史里他死后,魏国也没犯什么大错,至少比蜀国、吴国的失误少很多。荀彧的死对曹操应该是一个大事,重大的损失,但对于我来说,却没什么影响,两千多公里的距离,想对我有所影响也是很难的。荀彧死后没多久,也就是我们结束了骠国战事回来的时候,孙权那里也有大事发生,孙权把都城迁到了秣(读mo)陵,并且把秣陵改名为建业,建业就是后世的南京城。秣陵城城池坚固,曾经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多次进攻秣陵都没有成功。这个对我更没有什么影响了,对孙吴可能是大事件,迁都从来不是小事,但那也是几千里外的事情,不说千山万水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