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桓征四郎参谋长陷入了沉思,他有些举棋不定——按照李三水的说法来办的话,或许就会培植出来几个走私巨头的,到时候会不会尾大不掉呢?
李三水见他踌躇不决,又说道:“参谋长阁下,您这么睿智,肯定清楚,走私这种事情,只要存在利益诱惑,那就是不可能禁绝的。
我想咱们成立物调会也并不是为了完全杜绝走私行为,那就不如将这种行为明面化,让其更加可控,同时可以获得一部分税收。参谋长阁下,水至清则无鱼啊。”
李三水的最后一句话彻底打动了板桓征四郎,是呀,没有商人就不能够保证商品的流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有了商人就必然会有走私,毕竟任何一个商人都想攫取更大的利益。
关键就像李三水说的,要尽量将这种走私行为可控化,这样看来,他说的那种扶持几个中间商也不是不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有问题的话再说。
板桓征四郎于是答应了李三水的请求,当然了,他知道对方肯定会在这里面掺和进去的,至于自己的那块蛋糕只会比以前更大了。
当汪政府的那些人听说李三水计划推出什么特许经营伙伴计划的时候,瞬间就分裂成了两派。
向陈蚣簿等早有交情的人,立马备好了厚礼,或亲自或委派心腹前来拜访李大少,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而像周福海这种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机会参与其中的人,无不是破口大骂,说李三水只会掩耳盗铃,把别人当傻子云云。
可惜的是,不管他们怎么暴跳如雷,第一批的五个特许经营伙伴名额以超高的价格卖了出去。
而且竞标成功的都是西班牙、瑞士、泰国、美国这种当前的中立国家的洋行,那一百公担的猪鬃就是美资企业美华洋行负责进口并且平价销售给派遣军司令部的。
当然,没有人知道,或者就算是知情者也不会说出来,美华洋行这次进口的许可证上虽然只有一百公担的额度,但是实际的进口量却达到了五百公担,真是皆大欢喜啊。
李三水此刻却在给胡洋安排着机动大队的第一个任务——两天后,突击检查金陵下关码头的商船,尤其是一艘属于梅记商号的明月号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