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有本生于无,无从何处出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3354 字 22天前

说道,

“贫僧二十年前入佛门,

也曾扪心自问,

出儒入佛,

是不是不忠?

背夏就狄,

是不是不肖?

直到前些天,

和庾施主畅谈之后,

才顿有所悟。

天不生夫子,

万古如长夜。

夫子那一剑,

斩断了血脉的高贵,

人非生而君子,

有德者,虽贫,

也可为君子。

无德者,虽达,

也还是小人。

贫僧自然不敢攀比夫子,

但也想为苍生劈上一剑,

断开这门第之见,

让世间习我法者,

贩夫走卒也可为名士。”

道深此话一出,

在场的所有人都投来了警惕的眼神。

贩夫走卒也配称名士?

那名士岂不是成了集市散去之后的剩菜?

这一石激起千层浪,

刚被兄长虞潭骂回去喝闷酒的虞茂,

也加入了进来,

说道,

“据我所知,

大师也是出自琅琊王氏吧?

是不是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

难道大师不但背儒,还要叛族不成?”

道深笑了笑,

说道,

“虞施主乃是史学大家,

当知日月更替,天道不全的道理。

百家之道,时也。

天下礼崩乐坏,

方有夫子作春秋。

秦楚疲敝,

方有商鞅、吴起之法。

现在胡奴遍中原,

实乃亘古未有之时局,

若还在抱着八百年前,

圣人的微言大义,

寻章摘句,固步自封,

怎么能够,

制约得了不识圣人之道的胡人?

要制胡人,

须行胡法,

这佛法自胡而传,

正可用来制约胡人,

又有什么不能学的哪?

又怎么能说是悖逆了祖宗哪?”

虞茂自然不肯服输,

脖子一挺,

说道,

“大师既然说起了史家,

那我就有话要说了,

昔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最终却饿死沙丘,

是什么道理?”

道深念了声佛,

说道,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赵武灵王胡服是知彼,

饿死是不知己。

贫僧修佛法,

不是要弃仁义,

而是要把仁义化在佛法之中,

用佛法来行仁义,

这样晋人胡人,

都能遵而行之。”

虞茂以为抓住了破绽,

问道,

“大师要教那些不开化的蛮夷,

学仁义道德?

是不是太高估自己了?”

道深微微一笑,

说道,

“世上的难事,

总要有人去做的。

况且众生本就平等一般,

本无差异。

舜生东夷,文王生西夷,

皆德行中国。”

这句话可给司马绍拍爽了,

看似在说胡奴,

实际上在说司马绍有舜帝文王之德。

司马绍投桃报李的说道,

“道深大师,

此言有理,

破夷狄之佛法,

犹胜破夷狄之军。

孤愿亲往长干寺,

听大师讲经。”

道深一愣,

他本想着,

今天舌战群儒,

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能给长干寺再找个金主过来,

扩大一下寺庙规模,

没想到,

这一下劲使大了,

把太子也给劝过来了。

紧跟着这股风,

会使舵的行家,

已经贴了上来。

孔侃起身走过来,

躬身一礼,

说道,

“想不到大师竟然有此宏愿,

和大师一比,

老夫真是汗颜。

也没什么好供奉的,

长干里还有一处庭院,

大师若不嫌弃,

就用来招待四方高僧吧。”

说完,就递上了地契房契。

道深摸不清孔侃的路子,

推让道,

“孔施主,

佛门好静,

你这厚礼实在太重,

贫僧不能收。”

孔侃摆了摆手,

硬把契约塞对方手里,

说道,

“哎,大师刚才不还说,

钱财是身外之物嘛,

怎么,

莫非老夫就是那贪财如命的俗人?”

道深忙双手合十,

说道,

“孔施主言重了,

既然孔施主也有礼佛之心,

那借住便已经是功德,

贫僧怎么好越界贪占?”

孔侃也没有再纠缠,

而是从袖子里又抽出一份契约来,

递给了道深,

说道,

“既然大师执着,

老夫也就不勉强了。

那大师就接了这份租契,

全了老夫这份礼佛之愿。”

道深上眼一看,

上面写着宅租一文一年,

眉头一皱,

说道,

“孔施主,

这恐怕也不太妥当吧?”

孔侃摆了摆手,

说道,

“有德之僧,

小主,

平日里请都请不来,

能住在老夫的宅子里,

已经是老夫的福分,

怎么敢再多奢求?”

道深还要推脱时,

司马绍开口说话了,

“大师,

既然如此,

你就代佛祖收下。

这以后少不了接待四方的高僧,

也不能让他们看低了建康的气相。”

道深不好再推让,

只好再次道谢收下。

眼看着道深一赢再赢,

纪友心里的不快压制不住了,

冲到道深面前,

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