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禀殿下,
戴尚书是替臣受过,
是臣心生嫉妒,
想找朝中大臣的短处,
要挟他们,
换个大官做。”
司马绍扫了一眼陆晔,
陆晔赶忙也出列,
说道,
“臣也有错。”
司马绍挥挥手,
说道,
“有错的就都留下,
没错的,
就各自回家。
今天就到这里了。”
司马冲起身刚要走,
却被司马绍喊住,
说道,
“冲弟,
稍微等等,
为兄安置一下,
你随为兄进宫面见父皇,
父皇这,
斩缞结庐,水米未进,
已经三日了,
我们这做儿子的也该去劝劝了。”
按照司马绍的本意,
只把这些犯事的胡客关起来,
其他涉事官员,
罚没些钱财赎个罪,
也就是了。
出乎意料的是,
无论是陆家兄弟,
还是万家父子,
都主动要求与民同罪,
非要和那些胡客关在一起。
司马绍拗不过,
只好是顺了这些人的心意。
处理完了县衙的事情后,
司马绍又一次率领群臣觐见,
这次总算是见到了司马睿,
父子君臣又推挡了一阵(见第137章),
司马睿吃了饭,
司马绍离了宫,
司马冲也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兵符,
这三天来的连连受挫,
看着太子把重臣大族都收到麾下,
司马冲知道,
到了自己最后一搏的时候,
再加上父皇司马睿的鼓励,
甚至连郑阿春都友情赞助了两千人。
有了这些底气,
司马冲和那一屋子的宗亲摊牌了,
先说清君侧、攻打西园、活捉二王时,
这些爷爷叔叔们,
群情激奋,
恨不得自己提枪冲锋。
但当司马冲话锋一转,
要去夜袭东宫,
换一换天时,
一个个又犹豫了起来。
西阳王司马羕开口说道,
“阿冲,
对付王家兄弟,
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但太子素来仁德,
又没有什么错处,
要是就此反目,
江南江北这些大族,
恐怕又回想起血流成河的诸王之乱,
到时候我皇家的威严,
恐怕就荡然无存了。”
司马冲笑了笑,
说道,
“西阳王不必担忧,
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肯定不能让自己人去做。
西阳王还记得那位越狱的淮陵王吗?
算算时间,
他的战船,
也该到建康了。”
一听这杀头的事情没落到自己头上,
群王又纷纷表示,
司马绍有胡人血脉,
不应为储君,
此举又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了。
司马冲心里一笑,
继续分配道,
“西阳王率中护军主力围困西园,擒拿二王;
太子素来诡诈,
不可能留在东宫等死,
谯王率屯骑营先拿下长干寺,
再协助南顿王搜查秦淮河上的花船,
我不管是藏金屋,还是藏经阁,
汝南王和其他各位王叔,
率领各自王府兵丁,
看住周札和应詹的动向,
一旦他们兵锋回援,
速来报我。”
众王领命各自去准备,
司马羕似走非走的在等待,
司马冲看了出来,
问道,
“怎么西阳王还有什么担心嘛?”
西阳王笑了笑,
说道,
“成败在此一举,
难免有点紧张,
万一要是失败了,
这后果……”
司马冲知道他在忧虑什么,
说道,
“西阳王不必担忧,
所有后果,
我一力承担。”
司马羕没有回话,
只是深深的看向司马冲,
司马冲无奈,
只能亲笔写下一篇檄文,
又盖上自己的王印,
递给了司马羕,
司马羕折过檄文,
笑了笑,
说道,
“我不是信不过你,
实在是关乎九族,
不得不稳妥一些。”
司马羕拿着令牌去调动中护军,
司马冲换了一套夜行衣,
暗中跟随谯王的队伍,
直奔长干寺。
长干寺外,
很快就被火把围了起来,
本来已经睡下的道深,
又被吵醒走了出来,
越过了刀斧,
来到了谯王面前,
说道,
“这几天前,
太子还来敝寺,
说要用往生咒,
度化南渡逝者,
怎么还没出三天,
又要刀兵相加,
平添无数罪业?”
谯王翻身下马,
双手合十,
说道,
“京中有刺客,
夜入皇宫,
行刺陛下,
陛下震怒,
全城搜捕,
只是例行检查,
还望大师海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道深让开一条路,
挥了挥手,
让身后的僧人放下齐眉棍,
说道,
“将所有僧房、经阁打开,
不得阻挡,
谯王请。”
谯王把道深拉在一边,
小声说道,
“大师没有听说嘛?
京城要变天了,
大师宅心仁厚、度化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