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西园火上炙,荥阳席间吃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3298 字 11天前

有些略硬,

但还是装着享受模样,

嚼了下去,

说道,

“这李矩鬼点子最多,

我和敬则(华恒)渡江以后,

这司州就靠他维持着了,

依我看哪,

这司州刺史啊,

也不用另派贤能了,

各位觉得哪?”

华恒白了荀组一眼,

心想,

你给李矩谋官,

我不拦着,

可你拉着我算怎么回事?

要是王家兄弟有什么想法,

还以为你我同气连枝哪。

当下也不客气的说道,

“荀司徒这话,

恒就不能苟同了。

李矩做荥阳太守固然不错,

但做太守和做刺史,

可不是一回事。”

华恒表明了立场后,

西阳王也开了口,

说道,

“我倒是觉得荀司徒这个想法不错,

现在司州被群胡环伺,

再临阵换将,

可是大忌。

戴尚书主掌五兵曹,

熟知兵事,

也给大家说说嘛。”

戴渊也想骂娘,

任命刺史这么大的事情,

和自己一个尚书台的五兵尚书,

有什么关系,

非要给自己拉进来。

但又不得不开口,

说道,

“下官这边倒是有,

李太守提上来的一个妙计,

可以不费一兵一卒,

埋葬掉刘聪父子,

为两位先帝、数百公卿报仇。”

说着,

戴渊把李矩上报给尚书台的奏疏拿给众人。

众人看后,

眼光都落在王导身上,

毕竟,

他的抉择,

才能决定今天是内斗还是外争。

王导放下奏疏,

说道,

“单只李太守,

怕是不足以取信于靳准,

最好还是能有一位有分量的王公,

也参与进去。

诸位王公看,

谁比较合适?”

华恒这次占了嘴快,

说道,

“荀司徒一直都主持司州之事,

和司州的太守、将军也都有旧交,

实在是上佳人选。”

荀组摇了摇头,

说道,

“敬则过誉了,

老夫残败之人,

狼狈而逃,

司州失陷难辞其咎,

要不是陛下怜悯,

实改论罪诛死,

怎么还有脸面再回司州?

西阳王身份尊贵,

宗室之首,

要是能驾临司州,

那一定能马到成功。”

西阳王司马羕也谦虚起来,

说道,

“荀司徒,

这话就不对了,

选贤用能,

是选最合适的。

华家世代领军,

最知兵事要意。

况且敬则还是武帝驸马。”

球踢了一圈,

又回到华恒身上,

华恒又一指王敦,

说道,

“那处仲兄的兵法胜我百倍,

他也是驸马。”

王敦也回道,

“要这么说,

陛下现在最信任若思兄,

要是把若思兄派去,

定能展现足够的诚意。”

戴渊没想到,

他一个区区五兵尚书,

也能被卷进来,

顺嘴就说道,

“处仲兄,

这话就不对了,

谁不知道陛下和茂弘兄是布衣之交?”

王导见众人都看向自己,

笑了笑,

扭头问旁边的王允之,

“深猷,

你说该让谁去?”

王允之眨了眨眼睛,

说道,

“胡奴虽然立国,

那也是小人之国,

圣朝岂能平等对待它?

依侄儿所见,

要见儿孙之国,

自然是派儿孙前去。”

这一番话,

让在场的人把台阶都下来了。

王敦赞许的点了点头,

说道,

“不愧是我儿,

这话说得没错,

胡奴小国,

令不出二郡,

不值得如此重视,

那你说,

派谁去最合适?

你要是说不出来,

那就你去好了。”

王允之笑了笑,

说道,

“这不就有现成的人选嘛?

今日之后,

陛下就算再偏袒东海,

也得重罚以安人心吧?

那还有什么,

比把一个皇子发配到荥阳,

更重的处罚哪?”

王允之这话一出,

在座众人立马全数通过,

毕竟荥阳这个火坑,

自己不用去跳了。

正当王允之沾沾自喜,

把他讨厌的东海王发配边疆时,

他亲爱的伯父王敦又开口了,

说道,

“东海王是最合适不过,

不过年龄尚轻,

对这些阴谋诡计,

还不是很清楚,

我看哪,

深猷,

还是你跟着一起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也稳妥一些。”

王允之立刻就不嘻嘻了,

本来还想着逸少去了乌程,

再把东海王赶到荥阳,

自己携四美游建康,

这日子想想就美得很。

结果哪?

被王敦一杆子又支到了荥阳去。

荥阳那是什么地方?

西边有刘曜虎视眈眈,

东边有石勒伺机而动,

北边有刘粲猫枕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