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亚洲生物学大会

2014年2月1日,亚洲生物学大会在南京大学隆重召开。这场盛会吸引了来自亚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顶尖生物学家,一时间,南京成为了亚洲生物学界的焦点。

饶毅教授和张启教授作为燕京大学的杰出学者,也受邀出席此次大会。

二人乘坐高铁,一路畅谈着近期的科研成果以及对此次大会的期待。饶毅教授手中拿着一叠最新的学术资料,神情专注地说道:“张启,这次大会汇聚了亚洲各地的科研精英,会上肯定会有许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分享,这对开拓我们的眼界很有帮助。”

张启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是啊,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说不定能帮我们突破现有的研究瓶颈。”

到达南京后,他们一出站,便被不远处的玄武湖吸引。

湖面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远处的古城墙在绿树掩映下更显古朴。

饶毅教授深吸一口气,感慨道:“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每一次来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历史韵味,在这样的环境里参加学术会议,别有一番意境。”

张启点头赞同:“没错,这千年的历史沉淀,也为我们的学术交流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

两人沉浸在这美景中片刻,随后带着对学术交流的满腔热忱,打了一个车,朝生物学大会的会场赶去。

从南京火车站打车到南京大学不过二十来分钟,饶毅教授和张启教授就抵达了目的地。

南京大学的校门口彩旗猎猎作响,一条写着“隆重祝贺亚洲生物学大会召开”的巨型横幅高高悬挂,极为醒目。身着统一制服的服务人员们站在门口,他们身姿挺拔,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眼神中满是专业与专注,有条不紊地引导着每一位参会嘉宾。

饶毅教授和张启教授刚一下车,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便立刻快步迎了上来,礼貌又恭敬地询问他们的姓名与单位。完成登记后,工作人员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二位教授,这边请,我带你们进入会场。”

一路上,饶毅教授不断与周围认识的同行们打招呼。这些同行们一看到饶毅教授,眼中立刻流露出了崇敬之情。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快步走上前,紧紧握住饶毅教授的手,激动地说道:“饶教授,可算又见到您了!您上次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神经细胞轴突生长的调控机制’的研究,可真是给我们指明了新方向啊!”

饶毅教授谦逊地笑了笑,回应道:“过奖了,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进步嘛。”

而张启,这位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跟在饶毅教授身旁,吸引了不少参会者好奇的目光。大家纷纷交头接耳,对他的身份充满了疑惑。“这年轻人是谁啊?这么年轻,居然也能参加这么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人群中传来一阵低语。

当他们走到会场入口,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看到饶毅教授,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满脸崇敬地快步上前说道:“饶教授,您可算来了!您的座位早就准备好了,里面请。”

在工作人员引领着他们进入会场进行登记时,看到张启教授登记的身份是燕京大学教授,周围的人顿时发出一阵惊叹。

“什么?19岁的教授?这简直闻所未闻啊!”一位中年学者忍不住出声惊叹道。“后生可畏啊,看来咱们生物学界又要注入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了!”另一位教授感慨地说道。

张启面对众人的惊叹与议论,只是微微颔首,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和饶毅教授一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会场。会场内灯光辉煌,座无虚席,来自亚洲各地的生物学家们正热烈地交流着,满是对学术的热忱与期待,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即将开场 。

很快,亚洲生物学大会正式召开,会场内,原本还在热烈交谈的学者们纷纷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舞台中央。

一位女主持人走上台,面带微笑,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生物学界同仁们,大家早上好!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日子里,我们齐聚于南京,共同迎来这场备受瞩目的亚洲生物学大会。”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饱含着大家对这场学术盛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