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先天灵宝蒜山

列车稳稳停靠,三人随着人流下了火车,来到宽敞明亮的站台上。

赵亚夫紧紧拉着饶毅教授和张启的手,热情洋溢地说道:“你们难得来一次镇江啊,我作为东道主,可得尽一下地主之谊。反正我今天也没别的事儿,就自告奋勇做一次向导,陪你们好好逛一逛镇江。你们放心,今天我请客!”

饶毅教授连忙推辞,一脸不好意思地说:“这,那哪能劳烦您老人家呢。”

赵亚夫大手一挥,爽朗地笑道:“都别说了,到了我这,一切都听我的!”说罢,双方哈哈大笑起来。

赵亚夫说着便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回头对他们说道:“你们等一等哦,我有个学生,现在可是做大老板了,我让他派部车和司机过来。今天啊,就带你们好好领略一下我们大镇江的风采。”

三个人有说有笑地走出镇江火车站,不一会儿,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驶来。三人上了车,车子发动,平稳地往市区驶去。

赵亚夫笑着看向饶毅和张启,问道:“你们两位可是第一次来镇江吧?”饶毅和张启点了点头。

赵亚夫接着兴致勃勃地介绍:“关于镇江啊,那历史故事、名胜古迹,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就说个最典型的,我们镇江好玩的地方太多了,最主要的呢,有六座山,还有一个渡口。”

这时,张启忍不住接过话茬:“赵先生,我知道一点。镇江有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圌山、茅山,一共是六座山。”

赵亚夫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翘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小张啊,你可真是博学多才啊,我们这小地方你也了解得清清楚楚!”

张启赶忙谦虚地回应:“您过奖了,您过奖了,我也就是平时喜欢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赵亚夫兴致愈发高涨,接着说道:“既然五六座山你都说全了,那我就说说这个渡口吧。这渡口啊,可是个千年古渡,在全国都很有名,叫做西津渡。

它始建于三国时期,历经岁月变迁,一直是长江上的重要渡口。古代的时候,这里南来北往的船只穿梭如织,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和诗篇。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在西津渡附近写下的。这里不仅见证了繁忙的漕运,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古街两旁的建筑更是保留了各个朝代的风格,仿佛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说着,赵亚夫扭头对着左边的司机说道:“师傅,咱们去西津渡。”

司机爽快地应道:“好嘞!”车子随即一个转弯,朝着西津渡的方向驶去。

饶毅和张启透过车窗,望着车外不断掠过的街景,满心期待着即将到达的千年古渡,想象着那里曾经的繁华与沧桑 。

没多长时间,汽车就来到了停车场,司机在汽车上等待,而三个人则缓步下了车,进入了西津渡。

一进入西津渡,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历史气息,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至少几百年历史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不远处有一个小山亭,里面有一尊诗人的雕像。

赵亚夫带着饶毅和张吉来到小山亭,指着雕像说道:“你们看,这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雕像。这里有他的一首很有名的诗叫《题金陵渡》。”

接着,赵亚夫缓缓的吟道: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