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会见金庸

2014年5月1号,张启正在燕京大学结束了对自己学生的授课,这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接起一听,原来是他的记者朋友打来的。

记者在电话中说道:“张启教授,香港的查良镛先生这次来到燕京,很想见见您。查良镛先生当初也是通过网络观看了在南开大学的那场直播演讲,他对您很感兴趣,想和您谈谈。”

张启听后,便答应了下来。两人问好了时间,就定在5月2号的上午。

5月2号上午,张启如约来到见面地点。

不一会儿,查良镛先生,也就是着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出现了。金庸先生上下打量着张启,发现他是个很年轻的人,眼中透露出几分好奇与欣赏。张启也在观察着金庸,只见金庸虽已上了年纪,但气质不凡,精神头十足。

两人见面后,互相握手寒暄。

一番寒暄过后,两人在沙发上落座。金庸先生感慨地说:“张教授,我在网上看了您在南开大学的那场演讲,真是精彩绝伦。您对转基因技术的见解,让我深受触动。从您身上,我看到了张无忌和萧峰的影子。既有张无忌的渊博智慧,在学术的江湖里融会贯通;又有萧峰的豪迈果敢,面对质疑勇往直前,这种结合,堪称完美。”

张启听后,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感激的笑容:“金先生过奖了,能得到您这样的评价,我受宠若惊。我一直是您的武侠迷,您笔下的江湖世界充满了侠义精神和人生哲理,对我影响深远。”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他们的交谈从转基因技术,逐渐延伸到武侠世界里的家国情怀、侠义之道,在这个美好的上午,知识与侠义的火花激情碰撞。

会客厅里,茶香萦绕,氛围融洽。张启与金庸相对而坐,相谈甚欢。

金庸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中带着几分追忆,缓缓对张启说道:“张教授,你知道吗?1981年,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那时候,我满心感慨,就要求拜见老人家。自封笔之后,我专心于《明报》,一直都全力支持老人家的决策,我们虽未曾谋面,却可谓神交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