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队缓缓驶进农场,远远就能瞧见一位身形高大、面庞质朴的中年男子,身旁站着温柔的妻子,身后八个孩子像欢快的小兽,满是好奇与期待。旁边还有几位穿着正式的美国当地的政府官员,一同在农场入口迎接远道而来的东方客人。
这位中年男子叫大卫·米勒 ,他满脸笑意,热情地上前和众人逐一握手。张启、布鲁克·罗林斯以及院士和记者们纷纷下车,与他们亲切交谈。
一位《环球日报》的女记者快步走到大卫面前,举起话筒发问:“米勒先生,您种植转基因大豆多久了?您和家人对转基因大豆怎么看?”
大卫咧嘴一笑,操着带着当地口音的英语大声说道:“从1996年起,我就开始种转基因大豆啦!这么多年,我和我爱人,还有这群小家伙,每天都吃。”说着,他慈爱地揉了揉孩子们的脑袋,又指向不远处趴着的牧羊犬,“你们瞧,连我们家的老伙计也一直吃,这么多年,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女记者接着追问:“那种植转基因大豆,给您的生活和农场经营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大卫挠挠头,认真地回答:“以前种传统大豆,病虫害多得让人头疼,产量还不稳定。种了转基因大豆后,抗虫抗病能力强多了,农药用得少,产量大幅提高,收入自然也增加了。而且这些大豆加工出的食品,口感和营养都不错,我们一家人吃得特别安心。”
一番寒暄与问答后,众人开始在农场里四处走动,正式开启参观之旅。
张启一边观察着田地里茁壮生长的大豆,一边在心里默默对比国内的种植情况,思考着其中可借鉴之处。记者们则忙着捕捉每一个细节,用相机和纸笔记录下这一切。当地官员也在一旁适时地介绍着农场的一些特色和先进技术,一时间,农场里满是交流探讨的声音。
参观过程中,一位新华社记者向布鲁克·罗林斯提问:“部长女士,美国种植转基因大豆,有没有规定要在转基因大豆中掺杂一定比例的非转基因大豆,以此来避免抗虫性过度的问题呢?”
布鲁克·罗林斯笑着回应:“没有这样的规定。在美国,种植转基因大豆不需要掺杂非转基因大豆。美国种植的大豆中,转基因大豆的占比超过95% 。这些转基因大豆在抗病虫害、提升产量上表现出色,而且经过了严格的安全评估。我们有完善的监管体系,从研发、种植到加工、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专业机构把关,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农业部(USDA)等,保障这些转基因大豆无论是用于出口还是国内消费都是安全可靠的。”
又有《南方周末》的记者向布鲁克·罗林斯提问:“请问,既然美国种植转基因大豆没有这种规定,那转基因玉米呢?有没有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