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叹了口气,神色中满是困惑与无奈,“张院士,您认为为什么我们的民众会盲目地迷信马斯克的言论呢?明明毫无事实依据,却能在舆论场掀起惊涛骇浪,让那些真正为全球健康努力的人寒心,也干扰了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常推进 。”他微微摇头,眼中满是不解,眉头紧锁,似乎想从张启这里找到解开这团乱麻的答案。
张启微微沉吟,思索片刻后说道:“盖茨先生,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信息爆炸式增长,真假信息鱼龙混杂。马斯克作为极具话题性的公众人物,他的每一句话都能迅速吸引大量关注。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往往会对他的言论进行夸张、片面的报道,进一步放大了这些不实言论的传播范围。”
“另外,”张启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民众在面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和公共卫生议题时,普遍存在认知门槛。疫苗研发、病毒溯源这类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普通民众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准确地理解。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阴谋论往往更具吸引力,因为它简单直接,迎合了部分人对复杂世界的简化认知需求,让他们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轻易相信了这些耸人听闻的谣言。”
“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张启继续分析道,“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人们普遍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内心渴望找到问题的‘罪魁祸首’来缓解这种情绪。马斯克的言论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宣泄口,让他们觉得找到了疫情背后所谓的‘真相’,即便这个‘真相’是虚构的。这种心理在群体中相互传染,使得谣言传播得愈发迅速和广泛。”
张启又说道:“盖茨先生,这位叫做‘怀疑探索者’的科普作家,对此也有一篇专门的文章呢,我调出来给你看看。”
于是他又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起来。比尔·盖茨立刻来了兴致,赶忙凑上前去,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标题——《深度剖析:为何一部分网民迷信马斯克不靠谱的言论?》。
比尔盖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只见这篇文章的全文如下: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马斯克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全球瞩目。然而,国内部分网民对马斯克那些未经证实甚至荒诞不经的言论趋之若鹜,这一现象背后潜藏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从心理层面来看,从众心理是重要因素之一。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呈爆炸式增长,当部分网民率先传播马斯克的某些言论时,许多人便不假思索地盲目跟风。他们害怕在舆论潮流中掉队,担心因不参与相关讨论而被视为与时代脱节。例如,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上对某项新兴技术发表了一些看似新奇独特的观点,即便这些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不少网民在完全不了解技术原理的情况下,就开始疯狂转发,仅仅因为其他人都在讨论,自己也不想置身事外。
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同样不可忽视。马斯克在商业航天、电动汽车等领域所取得的斐然成就,使他在众多网民心中树立起了高大的权威形象。在光环效应的笼罩下,网民们往往倾向于认为他所言皆为真理,哪怕是毫无根据的妄言。比如,马斯克谈及对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些畅想,尽管这些设想缺乏实际数据支撑,却依然被众多人奉为指引未来的“明灯”。
猎奇心理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马斯克的言论一贯大胆、新奇,充满了浓厚的科幻色彩,极大地满足了网民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以他的火星移民计划为例,其中包含的许多设想在现阶段看来实现难度极大,但却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通过传播这些言论来彰显自己对新奇事物的关注与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