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食》的书评

(冰清、陈思进合作出版了一部新书《大国粮食——科学解读中国的粮食安全》,其中一些章节重点讲解了转基因问题。本文是我“怀疑探索者”应清华大学出版社要求所作。)

我和冰清女士和陈思进先生二位作者是互相认识的。当时二人由于替转基因辟谣,在网络上遭遇了很不友好的围攻和谩骂。我看不惯这种丑陋现象,写了一些科普文章澄清,和二人结下了友谊。今天,很高兴的收到了一书,粗略的翻阅了一遍,感叹这就是一部人类粮食史的百科全书。作者认为,“粮食兴则文明兴、国家强、民用足”,粮食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粮食是文明的‘种子’,是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物质基础”。(第2章,第34页)在第2章的第36页开始,作者详细解读了粮食是如何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包括“四大文明”的兴衰全部与粮食有关。在第2章第40页,作者指出“在我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中国的农业在近代之前,一直都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但很可惜的是,如今的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粮食进口大国,反观美国仅需要300万农民就养活了3亿多国民,还可以大量的向海外出口。第3章第82页指出:“美国农业人口才不到全国人口的2%,他们不仅能为全美供应充足的粮食,还能每年把超过1000亿美金的农作物出口到其他国家,每年的农业贸易顺差额超过百亿美元。”中国与美国在农业上的差距,其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对农业科技的应用遇见了现实中的困难。特别是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进步。

这部书当然不仅仅是写转基因,但涉及到了相当的篇幅,而凑巧我也关注农业科技特别是转基因话题,所以就着这本书稍加解读。

我曾经问过冰清女士,您为什么要关注转基因话题?对方告诉我:“其实我不是专门专注的,因为我有专业知识,周边人比较关心这个问题,经常来问我,我就得找资料回答他们。久而久之,就知道得比较多了。也更加愿意分享出来。看到谣言也忍不住去辟谣。”冰清等作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书的“前言”中指出:“粮食问题...它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主要因素。”“面对转基因等高科技的兴起以及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面对粮食在国际金融产业中的地位变化,我们准备好了吗?”(《前言》)

关于转基因,一个很常见的偏见是,认为转基因“违背自然规律”,由此“推导”出转基因作物或者粮食也是“不安全”的。错误的假设不会导致正确的结论,脱离科学常识的臆测只能走向玄学。实际上,转基因技术仅是传统育种方式的延伸,并没有创造新的物种,而所谓“纯天然”的粮食从来就不存在。本书在第1章开篇即说“先人对粮食作物的选择是一个不断与天奋斗、去芜存箐、与时俱进的过程”。(第1章,第2页)“人类农业史就是一部干涉自然的历史。”(第4章第140页)冰清女士也撰文指出:“例如玉米,原来像野草麦穗那样,是印第安人经过6000年的驯化才使其变成现在的玉米棒。玉米的基因也因此转换了好几组。从古老玉米进化到现代玉米过程中所转变的基因,可能比我们现在的转基因食品还要多。就是因为这些基因的变化改善了育种的过程,让我们人类的食物来源越来越稳定。”现在人类吃的农作物几乎都是通过人工育种、优选而得出的“人造的物种”,它们的基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在自然界中,基因的转变,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甚至动物与植物之间也经常出现转基因现象。而转基因技术,比自然界的转基因更加安全、可控。美国的科学家帕洛特教授说,转基因技术不过是向自然界模拟:“过去,我们自以为在改变自然,研究了好多年基因之后,我们发现,其实许多我们想做的事情,自然已经做了,我们只是在向大自然学习。”

有一种常见的错误思想是:“天然(自然)和人工,它们的优劣不言而喻。”但这种想法是想当然了,是由于缺乏对自然界的观察,缺少对基础技术的了解,在知识方面极其匮乏,也没有足够的思考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所以得出了这种想当然的结论。恕我直言,在21世纪还坚持“自然比人工更好”的想法,这样的人的思维几乎和生活在清朝没有区别。因为实际上的真相是:人工永远比天然更好。

通过大量的观测和实践,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天然/自然进化的产物,实际上总体而言是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如果用热力学来描绘的话,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趋向于无序,是一种熵增的过程。熵增最终将毁灭整个自然界、宇宙。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目的,就是竭尽所能的对抗这种毁灭自然界、宇宙的熵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句话:自然规律倾向于熵增。

为什么说人工的永远比自然更好呢?

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做“好”?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人类,那么就不存在以人类的视觉角度来衡量事物的优劣。你之所以可以判断事物的“好”与“坏”,是因为你活在世上,你可以通过对比体察到这种事物对自己是有利多一点还是弊端多一点。很显然,如果一种事物对你有利,则就是“好”。

仅仅以我们人类社会而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穿、用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工业和农业产品,不管是化学工业的还是有机的,其实本质上都是人工技术改造或者人工进化的产物,你在一生中接触到的所有的一切可以被你使用的,几乎没有一个是来自于纯天然的。包括我们吃的所有说的主粮,比如说五谷(稻、黍、稷、麦、菽)等等,全部都是通过漫长人工培育和改造的结果,而且是经历了人类长达几千年乃至于上万年的不懈努力改造。没有任何一个已知的粮食是某些人想象中所谓的“纯天然的东西”。

餐桌上纯天然、一成不变的粮食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养殖场的动物,也是多次杂交培育的产物。还有江河湖泊里面的所有水产品,其实它们无一例外都经历了天然转基因历程。

我们就随便走进一家花鸟市场,看看花、鱼、鸟、花卉,从猫狗这些宠物,再看看那些盆景,其实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像什么雪纳瑞犬、边牧、金毛、泰迪等等等等一些犬类,还有一些鸟类都是人工改造的,如果不是人工改造的,这些动物都是没人要的。包括那些在家里院子里、阳台上摆放的盆景,一些绿色的观赏性植物,所有的多肉植物,还有什么铁线松,只要是造型外观稍微漂亮点儿的,没有一个不是经过人工改造的。天然(自然)与人工的优劣,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大自然界倒是有一些纯天然的景观。但是这些纯天然的景观,也许它们很有一些艺术上的美感,或者构造得非常精妙,但是他们并不能为人类所利用,只能做一些观赏用途。对于人类来说,要生存得更好,就必须利用大自然、征服大自然,还得投入人类自己的智慧、力量对自然界进行一番改造。人类并不是说一定要彻底征服自然,没有这个必要,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劲头和勇气的话,人类就会作茧自缚、坐以待毙。人类实际上是和自然界处于一种竞争、利用的关系,所谓人和自然界的“和谐”其实并不存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并不是为了让人类舒适的生存而天然地存在于那里,只不过是这种自然环境或者生态系统恰好勉强满足人类的生存,但是又无时无刻不在摧残人类。人类要获得更大的生存几率,就得想方设法征服自然界,更好的利用自然界的能源。只能说,我们人类要合理的利用能源,尽可能的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资源的浪费,寻找自然界生态系统可以接受改造的底线。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汲取自然界的能源。就像一个储水的湖泊,你得等它蓄满了水再“有计划”的开发利用,要“细水长流”。但你保护湖泊,并不是为了把它永远当成一个观赏的东西。

谈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思维,即取舍思维。按照极端环保主义者的想法,人类就不应该开发自然,就得一辈子不用电,汽车也不要开。但是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应该有一个取舍的思维在里面。我曾经说过:

“懂得“取舍”的人,他们的智力和情商水平显然要远远高出一筹,他们清晰地认知到一个事实,就是世界是复杂的,没有什么是简洁又完美的。也就是说,某一项事物可能带来正负两面的效应。在这时候,是仅仅盯着负面效应所以坚决去消灭这个事物,还是在心里权衡利弊,做出精确的计算,然后寻求一条发展之路?如果是后者,你就是懂得了取舍之道。

再比如,一些环保主义分子特别痛恨工业化。他们认为,是人类的工业化活动提升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造成了全球气温的变暖。在他们的蓝图里面 必须将所有的工业活动都停掉,然后大家回到1万年前那种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土地里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的“纯天然”时代。他们就是不懂得取舍之道。

中科院还有一个卖有机农产品的博士,鼓吹所谓的“六不用”,即不用任何的化肥、农药、地膜,除草仅仅依靠手,但是那个仅仅是做生意,与环保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环保主义分子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如果我们消灭掉工业活动,还能在地球上存活多少人?没有工业化,胰岛素疫苗就无法生产,一年得死多少人?

虽然工业化确实给环境带来了一些污染,也可能将全球气温提升了一点,但是相对于工业化带给人类的巨大福利,我们宁愿选择工业化。即使允许环境被污染一些,容忍气温提升个1到2度,也总比彻底消灭工业化好。消除负面影响,得从长计议,而不是极端的一下子把所有的工厂都关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说,这个取舍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判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盯着有利或者弊端的一面,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取舍,看看这样做是利端大于弊端,还是弊端大于利端。这才是科学的决策。否则,我们干脆不要建立工厂、水坝、发电站,什么都不要搞。

关于自然和人工的优劣判断,也是这样的道理。

我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考察和生产实践得知,所谓的自然,或者说自然进化,对人类或者其他一切生命体来说,其实都是弊端大于利端,这是无可置疑的。有无数多个例子可以来证明。地球上的自然界的植物经常进化出很多含有毒素的东西。在南美洲发现的已知含有蓖麻毒素的植物就有一百多种,而这种含有毒素的植物是被人类改造之后才摆上了人类的餐桌。还有我们亚洲人天天吃的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这个小麦的祖先其实是由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和方穗山羊草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具有42条染色体的六倍体,最早诞生了今天所知的普通小麦的前身。最早的小麦也是几个不同品种杂交的产物,并不是什么纯天然的、原来就有的、一成不变的。而自然界进化成的小麦,依然是不能被人类直接食用的,因为它们的性状和狗尾巴草差不多,是人类通过1万年以上坚持不懈的各种改造,这才吃上了香甜可口的小麦。

除了小麦,还有玉米也是。玉米是由一种外形非常丑陋的野生杂草驯化而来的。而人类在这种驯化过程中,大概改变了其中的1200个基因。如果是“自然”的,人类也吃不上玉米啊。

所有的水稻也是一样的道理,同样都是将外来基因导入的产物。百分之百的水稻品种皆为千百年来,通过杂交育种把外来的基因导入受体品种里,只是非转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转基因通过体外转移,二者在本质上并没有大的区别。你非要什么“天然”或者“自然”,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如果不进行改造,我们人类是几乎吃不到任何食品的,因为基本上所有的食品都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改造和不断培育的结果。

有人可能会说,再怎么样,就算自然界自己进化不给力的,但是人类通过杂交获得的品种,肯定比转基因要安全吧?这又是想当然了。转基因技术和传统杂交技术本质上是相同的。上世纪50年代的小麦遗传工程,传统的育种学家把山羊草的抗叶锈病基因和野生小麦杂交,再用它的后代和栽培小麦杂交,成功把山羊草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面,实现了跨物种的杂交、基因转移。这样说吧,杂交是一种非常原始、落后、粗疏的技术,理论上说,杂交当然也是转基因,但是它是一次性转多个基因,转了之后怎么样,只能听天由命。而转基因技术,是一次性仅仅转1个基因,属于定点标靶,实现高精确的操控,这当然比杂交要更加安全、可靠。本书的第1章还提到了袁隆平院士的贡献,见第1章第5~6页。而这位袁隆平院士也强调过,杂交技术再过一二十年就要走到头,农业的未来是转基因分子育种的天下。

我打一个比方,现在有两袋子大米,左边是湖北大米,右边是东北大米,杂交就是把两袋大米统统混在一起,而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其中一袋米中的一粒米掺杂进另外一袋米。所以说,转基因技术对品种的影响其实是远远小于杂交。从科学原理上来说,转基因也仅仅是改变了细胞中的一个很小的功能,对细胞造成的影响力要远低于杂交。

很多人其实根本不懂什么是“自然规律”的本质。他们的口头禅是,改造基因就是违背“自然规律”,什么都不做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其实他们这些人对于所谓的“自然规律”,或者对于“”自然”这两个字只有表面上的理解,实际上对自然规律的本质一无所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自然,什么叫做自然规律。这是因为他们完全缺乏知识,缺乏观察,缺乏思考。从科学到哲学上,他们都完全没有入门。

什么是自然规律呢?比如说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让大质量的天体吸引小质量的天体,天体都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行,这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还有比如说电磁力啊,四大基本力之一,它们是怎么作用的。还有其他的一些物理法则,比如水流总是绕过障碍物,细胞内部如何化学反应,植物进化出各种形状,还有自然界的各种安排,等等。其实我们只要考察这些自然规律的本质,就会发现自然规律到最后阶段,根本是不利于生命的生存,也不利于宇宙的存在。因为从热力学上来考虑,自然规律最终都是趋向于熵增,也就是能量的消耗将不断增加,系统不断增加无序性。当熵增效应到最终阶段,就是万物消亡、时间停滞、宇宙灭亡。

我举一个例子,就说地球上的这个生命吧,这个最原始的生物体,它为了生存下去,就得顺应进化的趋势,于是它从微观生命逐渐进化到复杂的、大型的、复杂的生命,而这些生命来说,它们体内的系统越来越复杂,如果说原来是一个小作坊,现在就是几百万人的超级工厂。同样的,生命体的系统复杂之后,对地球上的资源的消耗是呈几何倍增长的。如果按照一切按照自然规律来说,这个自然规律将使得生命体对自然界的消耗无限的增长,最终导致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崩溃。即使人类在未来搞了一个“戴森球”工程,可以把整个恒星的能源都圈起来使用,但时间久了,还是不够用。因为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是几何倍增长的。这时候,如果一切行为都顺应“自然规律”,整个太阳系被拆掉了也不够用。也许下一步整个银河系被拆掉了也不够用。当所有的恒星物质都被消耗了,人类岂不是要完蛋?那么,人类可以动用高明的技术改造手术,让人类变化成其他形态,也许是电磁信息形态,也许是身体的尺寸缩减到纳米尺度,这样就能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也就可以生存的更加久远一些。

小主,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一个物体总是从高处往下坠落,这实际上就是万有引力定律造成的结果。还有水,它奔腾不息,总是从最高处往低处流淌,然后把大地腐蚀成很多条沟渠、水道,汇聚成河流、湖泊,最终进入大洋。还有原子,它会产生衰变,由一个重原子,逐渐变为较为轻的原子,比如镭放出α粒子后变成氡,其过程中发散粒子和能量。理论上连质子最终也会发生衰变。这些其实都是一种能量的跌落,就是一种能量发散的过程,消耗的过程。而自然规律就要要能量被不断的、不可逆转的消耗,而生命的自然演化过程就是不断加速能量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