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纪明和推广转基因没有关系

之前,有新闻报道声称,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原纪委书记叶纪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接受调查,这本是一起严肃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事件,却被一部分反对转基因的群体恶意利用,编造出一系列毫无根据的谣言,对公众认知和正常科研舆论环境造成了极大干扰。

叶纪明作为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原纪委书记,其主要职责在于纪检监察领域,与转基因技术推广并无直接关联,并非核心决策人物。经多方查证,在任何主流媒体上都查不到叶纪明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支持转基因的观点。然而,反对转基因的群体却故意带节奏,非要说叶纪明支持转基因,还利用这一毫无根据的说法进行造谣诽谤,甚至暗示农业部都被收买,简直是无稽之谈。

实际上,2005年,国务院要求国内科研院校不得与境外机构在转基因领域合作。根据中国政府的法律,自2006年起,我国就已全面禁止向外国进口转基因种子 。2008年,孟山都已经退出中国市场。

在中国政府颁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特别管理措施”的第一章“农、林、牧、渔业”下面的第3条,写得清清楚楚:外资禁止投资农作物、种畜禽、水产苗种转基因品种选育及其转基因种子(苗)生产。

所以,即便那些国外的转基因育种企业怀揣着巨额财富,就算拿出金山银山、几万亿资金,试图通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来影响我国,也是毫无用处的。因为政策上的限制,他们根本无法将转基因种子出口到中国国内市场,所谓“收买”更是无从谈起。

这些反对转基因的人无视事实,恶意编造不实信息,无非是想扰乱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正确认知。但事实胜于雄辩,他们的谣言注定站不住脚,也无法阻挡转基因技术在科学论证和严格监管下稳步发展。

转基因技术推广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国家战略布局、多部门协同合作以及长期的科研成果转化。从国家层面来看,推广转基因技术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基于长期科学实践、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战略考量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根本不是农业部一个部门的决策。

当前,全球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增长潜力有限,自然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传统农业增产技术面临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基因技术凭借在控制病虫草害、稳定作物产量、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等方面的显着优势,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力量。这绝不是某一个人,更不是一个纪委书记能够独自推动或左右的。

那些声称叶纪明“因支持转基因被双规”的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官方通报中明确指出叶纪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但从未提及与转基因推广有关。在法治社会中,任何指控都需要确凿的证据支撑,仅凭主观臆断和恶意揣测就将叶纪明的违纪问题与转基因技术强行关联,既是对当事人的污蔑,也严重误导了公众对事件本质的判断,破坏了社会对司法公正和科学决策的信任基础。

网络上的自媒体营销号,还有关于“叶纪明偷偷告诫家人不要吃转基因食品”的谣言更是荒谬至极。从逻辑常理推断,如此私密的家庭对话,外人根本无从得知。编造者拿不出任何可靠的信息来源和证据,完全是信口胡诌。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自诞生以来,经过了全球无数科研人员的大量研究和各国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欧盟委员会、世界毒理学会等471个国际权威组织都已确认,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具有同等安全性,可以放心食用 。这些科学结论是基于严谨的实验数据和长期的实践观察得出的,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