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明说,让姜维寻找此处山谷,目的不是施展火攻之策,伏击魏军。
而是反过来。
希望司马懿在此用计,火攻汉军。
孔明的话,令姜维难以置信。
姜维睁大眼睛,直直地盯着孔明,一时说不出话来。
两军交战。
还有费劲心思,为敌军探查地形,设想妙计的必要吗?
孔明的答案是有!
孔明并没有开玩笑,他有他的打算。
……
孔明也不向姜维解释,而是对姜维说。
“伯约,走,我们再到两边的山上看看。”
于是,孔明在前。
姜维在后。
两人分别对山谷南边和北边的两座矮山,先后进行探查。
两座矮山,山势平缓,攀爬起来不费力气。
山顶树木繁茂,可以伏兵。
矮山并不孤立,东西与周围山脉相连。
……
站在山顶。
孔明问姜维。
“伯约,你来说说,若魏军屯于此山之上,我军欲围而歼之,当用何法?”
孔明这一问,姜维终于搞明白了。
孔明谋划的,是一个反包围的计策。
先诱使司马懿用出火攻之计。
欲行火攻,必占此山。
汉军再用大军,将此山围住,令司马懿无处可逃。
但是,想将魏军包围在这座山上,又不让魏军觉察。
可能吗?
想了很久,姜维始终想不出办法。
……
姜维面有难色地说。
“军师,我已知尊意,不过,欲在魏军无备之时,围住此山,怕不容易。”
再看看左右山势。
姜维发现,东边的一条山路,直通魏军的大营方向。
一旦魏军发现不对,便会从东边的山路逃走。
汉军想围住此山,极难成功。
于是,姜维又说:“军师,我看,不如另寻一处用计?”
而孔明则笑了笑说。
“若是容易围山,司马懿必不会屯扎于此,不必另寻他处了,此处便好。”
想了想,孔明又说。
“伯约安排下去,让人扮作樵夫,藏于此山之中,若发现司马懿到此,速速禀报。”
说完,孔明迈着轻快的步子,向山下走去。
显然,孔明已成竹在胸。
而姜维则心中疑惑,姜维想不清楚,孔明还有什么样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