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都知道我大秦那是少主登基。
主少则国疑,所以大秦有了摄政太后与摄政丞相。
诸位既然以后打算进入朝堂为大王服务,首先诸位就要明白你们效忠的对象是谁?
请各位学生作答,不要左顾右盼,这个题没有绝对的答案,跟随你自己的本心和处境做出选择。”
程骄话毕诸多学生当即提笔就写。
因为炭笔和硬纸早就更新迭代多次,并且在国学之内普及。
这些学生压根不用担心墨滴在纸上。
一个个精神抖擞,脑子里思索的都是程骄的问题。
随着几声稀稀疏疏的书写声很多学子都停了笔。
见诸多学子都写完程骄也就开始了第二问。
“那么好,接下去的问题也请诸位学子全都把答案写在纸上。
记住,我只在课后收你们写过的纸。
在上交的前一刻你都有更改之前答案的机会。
假设你们现在已经被推举入朝。
你觉得你效忠的人会不会听大王的命令呢?
请用会与不会作答。”
这一次作答时,有些学子就更改了之前书写下的名字。
有些学子却是很快的做出了答案。
对于那几个划掉之前名字的学子,程骄记了一下他们的座位。
打算看看接下去他们会不会继续更改答案。
“看来第2个问题诸位也已答完。
那我想问问诸位,若当有一日你效忠的人。
与为你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生存空间的大王起了矛盾。
你是会忠于你效忠的人,还是会选择忠于大王,忠于大秦呢?”
程骄这个问题一出,在场所有学生全都划掉了之前的答案开始重新写了起来。
看到这些学子整齐的动作时,程骄就知道。
这些年哪怕有他洗脑的教材在,吕不韦对于这些文人的影响依旧是深远的。
好在,他这不是来了吗?
他就不信在日复一日重复填鸭式教育下。
这些学子还会认为吕不韦是他们应该投奔的第一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