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正的破案工作有时就是这样的,在摸索阶段就是不停的否定和自我否定。这时经验就显得很重要,可以判断大致方向,节约时间。然而经验也是要时间不断积累的。没有什么人一上来就有经验,经历是必须要走的一段路。可想而知一个经验丰富的刑警,对于重案队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蔡队,咱们回队里不?现场基本勘察结束了。”
“客厅能看出来凶手在找什么吗?”
“看不出来,也不知道找没找到,好像每个地方都很乱。”
每个地方都乱就说明凶手每个地方都翻了一遍,但如果是劫财或是找什么文件合同之类的,会偏向于书柜或是抽屉之类的,没有理由连沙发坐垫,靠枕甚至弄掉了墙上的挂件。
这个案子没有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在看似哪里都是线索,仔细想下来又都要么不合情理,要么自相矛盾,不得不令大家头疼。
“赵军,凶器上采到指纹了吗?”
“这个痕检那边没说,但应该是没有吧,卧室门把手上都没有指纹,再说谁杀人还能不戴副手套呢。”
“卧室门把手上都没有指纹?即使没有凶手的指纹,也应该有死者的指纹才对吖。看来一定是有人企图干扰我们警方的视线。避免留下罪证,接触过的地方都擦拭一下,殊不知此地无银三百两,擦掉了之前死者的触摸留下的指纹。”蔡队目不转睛,眼里露出坚定的光芒。
倘若戴了手套作案,凶器上必然不会有指纹,为什么蔡队会多此一举询问赵军呢?
“凶器是厨房的一把刀,放回刀前被清洗了一番。那么这个时候,凶手应该是把手套摘掉的。只要摘掉手套,哪怕再短的时间用手直接接触凶器,都有可能会留下指纹。我们有理由再要求痕检科重新细致地复验,是否能在刀柄上的某一处,也许为了躲避追捕,不是正常角度抓握,又或者在刀面上的某个位置找到指纹。这样以保万无一失。”
倘若在凶器上找到指纹,那这个指纹的说服力就很大了,大家再次燃起对破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