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陛下”
“微臣接下来,说一下,第二路大军”
“这一路是西路大军,就在滇北和川南边界上”
储秀宫,西暖阁内,站在中央的杨旭,躬着身,弯着腰,一本正经的对着朱皇帝讲解。
在侍从室,也就是十几个人,大部分的奏章,大家都会看到,给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再汇报给朱皇帝。
所以说,战局战事的发展,杨旭也是一清二楚,回答没问题。
“这一路大军”
“总兵王有功将军,元字营那嵩将军,吴国安将军,总兵陈贵荣将军,乌蒙土司官,禄昌贤将军”
“5个营,总兵力1.5万人,其中土司营3个”
“此路大军的统帅,是总兵王有功将军”
“王将军以前是咸宁侯的部将,一直镇守在罗平洲,云贵边境,也熟悉川南的地理环境”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就是考虑到王将军,战阵经验丰富,也是沙场老将”
是的,刚刚进入侍从室不久的杨旭,回答问题,一板一眼的,担心出丑出错了。
就像这个问题,回答的极其详细,兵力多少,领兵大将是谁。
领兵的统帅又是谁,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为啥选王有功做统帅,都说的一清二楚。
没错,能力一般的他,可不敢犯错啊。
他丢脸犯错没事,后面的杨萱,永昌杨府没面子,才是真正的大事。
“此路大军”
“战前,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同样,也是采用并分三路,最后一起合击,水西土司西北侧的战术”
“只要到达了战略目标,就能与贵阳的邹尚书,一起清剿水西的所有老巢”
“再有一点”
“根据战前的探查,水西土司的老巢”
“就四个地方,纳雍城,织金城,黔西城和大方城”
“其余的六枝城、普定城和金沙城,都是边沿地区,算不上核心,不足为虑”
没错,这一次的川滇黔,三省的土司围剿战,大部分都是分路合击。
滇西的沐天波,分两路围剿,滇西南的龙世荣和那崇,分三路围剿。
滇西北的高得捷,迫不得已,也变成了分两路围剿战。
是的,大明朝廷的出兵,这次很有突击性,大部分的土司,都是蒙在鼓里。
因此,没有成规模的土司,更没有聚集在一起,明军只能分路合击,一个个去围剿清理了。
当然了,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到,有异心的土司,也没有足够的准备去勾结,最后再集结谋反。
更何况,明军的主力,十几万人,聚集在昆明府,没那个傻子土司,有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一路大军,也是如此,就是奔着水西的四个老巢去的。
分兵三路,从西向东,从北到南,合击纳雍城,织金城,黔西城和大方城。
兵部的尚书和侍郎,五军都督府的5个左都督,构思了半个多月,精心计算的战略。
这个水西土司,几百上千年的毒瘤顽疾,这一次是插翅难飞了,除恶务尽啊。大西南,川滇黔围剿战,示意图 “嗯”
“不错,说的很好”
“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