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三日,上午,辰时一刻。
湖广,常德城,西城常武门外,明清双方的小规模战役,逐渐进入了尾声。
“呵呵”
此时此刻,明军的中军大营,一处高耸的塔楼上。
顶盔掼甲的李定国,放下手中的长筒望远镜,嘴角上扬,呵呵冷笑,脸上布满了嘲讽。
“虎头蛇尾”
“这就退兵了?”
“中看不中用的玩意”
“真他妈的,一群怂包,废物点心”
、、、
是啊,一大早上的,天色还没有放亮,对面的清狗子,就擂鼓打炮出动了。
搞得整个明军大营,所有的将校,全部爬起来,整兵待战,如临大敌。
想不到,最后就出兵这么一点点人,搞了没有两个时辰,就偃旗息鼓,惨败而退。
说实在的,对于李定国这种霸道武夫,确实是有点瞧不起对面,大骂怂包废物点心。
“呵呵”
此时,旁边的户部左侍郎刘玄初,也放下了望远镜,呵呵一笑,表情轻松了不少。
心中却是不以为然,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哈,每次出兵,都是两三千人的规模,谁也别笑话谁啊。
再转过头,双手抱拳,对着李晋王行礼,面带微笑,畅快的说道:
“恭喜晋王”
“又是小胜一场,可喜可贺啊”
没错的,小胜利也是胜利,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打仗嘛,只要赢了就好,都是人头战功,到手的胜利不寒碜。
“哎呀”
站在前面的李晋王,看到行礼的刘玄初,不敢怠慢,立马转过身,也抱拳还礼,嘴上谦虚的回道:
“刘侍郎,刘先生啊”
“咱俩是前线搭档,半载有余了,你也你太见外了”
没错的,现在的李晋王,已经变了,开始变的圆滑圆润起来了。
是的,这个历史上,大名鼎鼎,两蹶名王的大明忠臣,被朱皇帝敲打太多了。
在缅甸的那段日子,损兵折将无数,打成了光棍一个,变成了朱皇帝的小跟班。
最近一段时间,回师昆明的朱皇帝,强势霸道,直接敲掉了,那么多王公贵族的爵位。
整个大明朝廷,所有的宗室亲王,照样是清理,有错过没放过,降爵除名一个不落。
身在前线的李晋王,寝食难安,再一次感受到了,朱皇帝的狠辣,冷酷无情,豪横霸道。
最重要的一点,皇后的娘家,勋贵的第一人,蜀王府,也降爵位了。
于是乎,晋王这个异姓亲王,就成了唯一的独苗,群臣瞩目,万众烧烤,太遭人嫉恨了。
紧接着,昆明府,一众亲朋故友的书信,就跟雪片似的,飞入湖广前线,劝谏李晋王。
痛定思痛,苦思冥想,几天几夜,反复看了龚铭的书信,李定国才决定上书,自贬爵位。
可是,又出现了意外,这个自贬爵位奏章,竟然被朱皇帝驳回了。
圣旨里,还说了一大堆好话安抚,猛夸李晋王忠义无双,中流砥柱,是国之重臣。
甚至是,李贵妃的书信,也跟着一起来了,说朱皇帝私底下,非常感谢晋王的甲鱼汤。
所以说,李晋王被朱皇帝,搞晕了,搞怕了,迷魂汤一大堆。
没办法,强势的朱雍槺皇帝,不是胆小懦弱的朱由榔,中华王朝,也不是永历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