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
应天府,紫禁城,乾清宫。
随着年关将近,便是一贯肃穆、幽深、冷清的皇宫里也开始张灯结彩,多了几分烟火气息。
朱允熥披着一袭狐裘大氅。
依旧一日不落地要来看看自己的宝贝番薯藤。
马三宝面上带着喜色,慨然叹道:“这第二茬红薯藤种下去,也已有一月的时间了,藤发得密密麻麻,长得可比第一茬红薯壮实多了,您看,这藤茎都粗了,叶子也更大。”
朱允熥双手负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这第二茬的苗顺利长起来,既放心,又有种十足十的成就感,淡笑着道:“第一茬种下去的都只是些奄奄一息的细苗,红薯个头也不大,这第二茬的种比第一茬健壮多了,长得当然也会更好。”
种到现在,他一颗心也算是揣回了肚子里去了。
培育繁衍出这么多。
至少,已经基本不会出现意外了。
听到朱允熥的话,马三宝目光一阵发亮,道:“陛下说过,这地底下的红薯,到了后期,最关键的就靠上面这些藤蔓叶子给底下输送养分,这样才会迅速膨大,说不得,这产量比上一回还要夸张!”
他跟着朱允熥把上一茬番薯种起来,这一茬番薯则是他负责一手拉扯大的,此刻自然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朱允熥在后院左右走了走,大致看了一眼这一片红薯藤的生长情况。
便转头朝前殿的方向回去,准备去把奏疏批一批。
不过回到前殿才微微一愣:“今日的奏疏……朕已经批完了?”
大明这时候没有宰相,奏疏总是一摞堆一摞的,以往这时候,桌面上可还摆着不少,今日龙书案上格外空旷些,倒是连他自己都有些不习惯。
马三宝小心替朱允熥拿下身上的大氅。
笑道:“若是以往,年节时候当然是宫里最忙的时候,朝臣除了大小朝会,都是一拨接着一拨往宫里跑,冬日里嘛,事情多,今年却是不同了,陛下英明呐,朝臣要操心的事情少了许多,奏疏自然也就少了。”
说话的时候。
他的语气里都不由带着一丝欢快之意。
“眼下到年节时候了,怕是朝堂的大人们都留心忙碌自己府宅里的事情去了。”
“陛下您日理万机,常日辛苦。”
“如今躲些清闲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