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心性如明镜,菩提在身前

林渊之后才得知,有几人是景朝全面撤退西域最后派遣的驻国使团成员,雍夏即将国破庙灭之时选择由文转武,至今已经过去将近六十年了。

大景施行由攻转守策略,已经没有音讯传来接近六十年。

其中一位年已过百,仍旧操着一口北方口音,两鬓和胡子全白的龚姓老人听出了林渊口中的北方口音,泣不成声,向北而拜。

恰若岁月刀锋下,乡音未改鬓毛衰的真实映照。

林渊没有透露身份,此时感受到了真实、浓烈又质朴的情感,心境不经波动。

宴会进行到中间,另一个雍夏国实权人物姗姗来迟。

西域木兮平原南部地区,人人皆知雍夏国有两位权臣,国王的好臣子,一者执掌朝政,用十年时间重塑凌乱农桑,实现沃野千顷;一者掌控军队,曾如纸薄的北部隘口在他手中变成铁壁雄关;

分别是雍夏国宰相杨天奇,与名为祈天侍的卫国将军。

杨天琪是东土使臣后人,林渊并不稀奇,倒是对突然出现的卫国将军有些兴趣,民间传闻他是天神下凡,帮助雍夏保住了基业,作战勇猛,能打能谋,一人顶万军。

修为却不高,在林渊看来就是四境左右,不错,但也仅此而已。

祈天侍的模样与寻常武将无异,面孔英武、体格健硕,走路四方,比起五大三粗的武人,他眼眸异常明亮。

雍夏王将他招到御桌前,亲自把着手臂对两位宗主国重臣介绍,“府牧大人、世子殿下,这位是我国的常胜将军、救世恩人,若是没有他,小王能否等到故国来人都还不一定!”

直接被点穿的身份,林渊有点不悦,他说过要低调。

那卫国将军眼前一亮,立刻问道:“是哪位世子?京师的宗王世子,还是边疆的塞王世子?”

雍夏王捋着已经花白的胡须,“正是名震天下的魏王世子,灭成汉之威,响彻西域,你不是还曾研究过殿下的战法,试图以精锐突袭斩首,组织敢死队?”

雍夏卫国将军脸色精彩,如见高师,主动拜道:“请恕我失礼,不曾识得您是真正的用兵大家;不知此次前来,是否已经打通前往大景的道路?能否让雍夏的将军们前往宗主国观摩学习,看看大国作战,是如何用兵。”

林渊自知哪是什么用兵大家,一点也不被这一番吹捧迷昏了头,半打量半笑道:“过誉了,只是历代先帝护佑才略有小功;不过通往雍夏的海路尚未通畅,陆路倒是有了一条,只是依旧危险。”

卫国将军抱拳道:“如今形势大转,想来不久之后就可重通朝圣之路,届时请准参谋大国运行方式。”

……

已经几十年没有承接过大修士之战的西域土地,要迎来乾坤再造,以及余威处理。

殷溪兰和她的大师兄带着两大俘虏,近乎油尽灯枯的霞光大师先行回到西北地域。

霞光大师已经四百岁,修为与灵魂境界与蛟睢、林渊几乎相同,被认为是未被收录的地魁序前三强者,可根本不可能再有二者那样澎湃的气血和灵魂韧性。

此次点燃灵魂,无异迈上了死路。

老和尚形同枯槁,神色却相当平常,一手念珠,一手诵唱,不像将死之人。

他抬头遥望西北空旷寂寥而澄净明亮的万里长空,忽然停下了脚步,和两个与皇子地位无异的天礼寺皇徒,神态释然的说:

“阿弥陀佛,老僧便葬在此地吧。”

“虽无东南青山,亦是我大景之土,一样受佛祖庇佑。”

“请转告我的住持师弟与众弟子,殷鉴不远,勿恋江南之美,而忘天下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