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议定,后面不过是一些时间和细节!
……
朱勔在写折子,详述仁多保忠归宋事宜,这是切实的政绩,甚至对蔡相都有交代,杨元奇自己北上盐州,这怎么看他都是给杨家留了尾巴。至于仁多保忠将来要不要对付杨元奇,蔡相要不要拉偏架,这不再是他的事。关于对仁多保忠的封赏,他只是把对方要求附上,这些要求不高,开封只会加码封赏。
李邦彦把最近在定边的情况写折子回去,同时详细描述谈判经过。在他看来,杨家算是配合他们此行。事情办妥,没必要还喷杨家,这实在说不上嘴。不管过程如何,最后杨元奇的答案给和谈一锤定音,这个得认。至于中枢如何封赏,这不是他的事。
……
定边州衙。
杨兴武、谢氏、夏荷、杨元奇、李师师和白鹭还在为杨元奇北上事宜争论,清寨传来了加急信函,是陈氏直接写给杨兴武的,她要自己的儿子回去!
杨兴武很无奈,这事杨元奇压根没和他商量,陈氏不管了,她的儿子不能这么去盐州。杨兴武说:“虽然我不觉得你此行有危险,只是这么大事你就这么定下来,是有不妥。”
杨元奇说:“当时也没时间来商量,也不能给时间仁多保忠细究。应下再说,母亲那里我回去一趟,师师和白鹭也一起吧。我去和母亲说。”
杨兴武道:“嗯,你们好好谈谈。”
杨兴武和杨元奇想在一处,仁多保忠一旦反夏,他比杨元奇所处位置更危险,更需要集中一切有生力量。仁多保忠之所以把杨元奇扣在盐州,恰恰就是担心盐定路把他当弃子。他比其他任何人更需要杨家,怎么会让杨元奇出事。至于其他人,这就是一个战场,战场从来就蕴含危险。木波镇和平夏城可比这个危险多了,难多了!
杨元奇有时候在想,仁多保忠这个选择真是不知所谓,他可以先投杨家,也可以不投杨家,把盐州丢给杨家就好。他投了大宋不肯投杨家,还真以为在盐州能折腾点事出来?有本事他就不要让他去盐州,那他还佩服一下他。这么首鼠两端,仁多家族那点本钱都会被他耗光。
杨元奇再怎么想也得先回清风寨,他母亲不这么想,定边已然成势,她不需要自己的儿子行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