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勔不这么看杨元奇,他不认为这个人会舍家为国,杨家的发展他看到的远比仁多保忠多,杨家可以为国,但一定不愿舍弃自身的利益。对于一个家族这种选项正常,那些只为国不为家的人都是圣人,历史上不少,所以他们能名垂青史。杨家显然不是。
朱勔想到了盐池,只是他还是不理解。盐池的收益是惊人,杨家在盐定路得势,有意插入一脚要分一杯羹说得过去。他不理解的是这就是一笔杨家的收入,何必丢在盐州。这是两个不相关的事,一个挣钱,一个亏钱。总不至于有个挣钱的行当就一定找个亏钱的吧。而且,盐池也不一定能重启,中枢要他关注这件事,定州通判詹度也北上巡视,这事却并没有落地。在朱勔看来,要不是有开封的问询,他不会关注那里,也不建议重启盐池,这意味着盐州需分兵到几十里外的一个山谷,对于盐州防御来说并不是好事。西夏要是发现这事,拿不下盐州还不能去那里搞一场?!
……
詹度和杨元勇一行非常不顺利,他们去的地方叫白池,这里是当年盐州一个盛产白盐的地方,被破坏殆尽,这里还很多盗匪,大规模采盐不行,小范围偷采就成为常态,大大小小盘踞各种队伍。
詹度没有待多久,白池重启盐事技术上不难,甚至很多人在偷采,真正麻烦的是治安,这还不是西夏的侵袭,是这里已成盗匪窝,扫荡就得花上几个月。詹度对此事不在乐观。
队伍回到盐州。
盐定路经略副使朱勔召来詹度,在听完詹度对白池的评价,他沉思良久,他实在不觉得这个盐池得重开。詹度对此也是这个态度。这里地处边境,战乱不休清剿强盗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又得面对西夏中东两路的夹击。利益什么时候能兑现都说不准。这实在不是件值得推进的事。
朱勔道:“关于这里的实际情况,你直接上帖子就好。我回头与经略使杨兴武大人商议后,再往中枢汇报。”
詹度说:“嗯,是该如此,就是结论,我个人不建议重启盐池。”
朱勔说“好”,这是双方取得一致,别詹度一封折子上到开封说不行,他朱勔后面一个帖子又说可行。他们之间又没恩怨,这事还是商量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