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嬷嬷笑道:“刘长家的,你那外孙女的模样,比纸鸢如何?”
纸鸢在一旁笑。
刘长家的嬷嬷瞥了她一眼,尴尬一笑,道:“自然比不过纸鸢,纸鸢是在咱们安国府,跟着小姐一起长大的,光是气质,又有几个千金小姐比得上。”
“就是喽。”
那名嬷嬷笑道:“既比不上纸鸢,那为何人家洛公子要舍近求远,要你那外孙女呢?”
此话一出,其他人都回过神来。
纸鸢白皙的脸蛋儿,顿时染上了两抹绯红,眸中依旧带着笑意,并未说话。
刘长家的嬷嬷,这时也明白了什么,连忙打着哈哈:“老身倒是昏了头,不过其实也没关系,洛公子到时候可是要做大官的,多娶几个妻妾在家里照顾着,也是应该的。”
其他人连忙岔开了话题。
“待会儿咱们还要去贾府,听说贾府的几位姑娘,也约了咱们小姐,一起去。”
“听说还有那位探春姑娘。啧啧,那位姑娘长的可真是好看,身段好,皮肤好,脸蛋儿也好,气质更好,而且听说人家才是真正的知书达理,聪明伶俐,什么都懂呢。难怪能与咱家小姐成为好友。”
“你们不知道,其实贾府还有一位姑娘,长得更好看,那才真是娇柔纤巧,我见犹怜,楚楚动人呢。”
“是那位林姑娘吧,我上次随小姐去,也见过,的确看着楚楚动人,只是看起来身子骨太弱,一直咳嗽,脸色也不太好看。”
“你们知晓宋国府那个叫晴雯的小丫鬟不?就是上次在金山寺中,帮洛先生说话的那个。那小丫头年纪不大,胆子可大了,而且那模样,才是真的俏丽,与那位林姑娘颇为相似。”
“的确,那小丫头的模样,的确俏丽,看着就让人喜欢,不过听说脾气不太好,喜欢怼人。”
洛子君忍不住插话道:“其实在下觉得,还是咱们安国府的小丫鬟长的最漂亮,比如纸鸢,芸儿,桃儿。”
此话一出,车厢里其他人都是“噗嗤”一笑。
坐在旁边的纸鸢,芸儿和桃儿,也都掩嘴笑了起来。
“还是读书人会说话。”
“洛公子这嘴巴,可真甜。”
嬷嬷们都笑着夸奖了起来。
马车徐徐行驶,又走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拐进了一条小巷,然后停了下来。
纸鸢掀开帘子看了看,道:“好多人啊。”
小巷里已经排满了马车,许多人开始从马车上下来,拎着礼物,带着丫鬟仆人,说笑着步行进去。
纸鸢也连忙拉开帘子,下了马车,然后伸出纤纤玉手道:“公子,小心点。”
洛子君握着她柔软的小手,跳了下去。
这时,白青桐也跳下了马车,正与几名从小巷里迎出来的人说着话。
其他宾客看见了,也连忙过来打着招呼。
白青桐一时脱不开身,只得对着后面招了招手,让他们都跟上。
洛子君一行人,连忙跟在后面,进了小巷。
今日来赴宴祝贺的客人,一直从侯府门口,排到了小巷外面的街道上。
博望侯府的大管家,带着一群人,在门口迎接。
当听到白家小姐到来时,侯府的女眷们都迎了出来,其中一名少女穿着淡紫色的衣裙,打扮的格外令人瞩目,亲热地挽住了白青桐的胳膊,把她带了进去。
洛子君一行人,也跟在后面进了府。
纸鸢低声道:“公子,那位挽着三小姐胳膊的,就是今晚侯府的小寿星,千紫小姐。那位是她姐姐,千红小姐……还有那位,是王家的大小姐……”
洛子君听着她低声一一介绍,微微点头。
一群人在走廊外站了一会儿,方被侯府的丫鬟带着,去了后面的园凉亭,先吃点点心歇着,等待其他客人到齐。
过了片刻。
白青桐在前面跟其他贵人寒暄完后,也来到了园,正要向着洛子君这一群人走过来,突然被其他姑娘喊住,说笑了一会儿,去了另一边靠近池塘的凉亭说着话。
接着,又有一群人进了园。
其中几名男女身穿儒袍儒裙,看着应该是读书人。
还好这侯府足够大,除了这座园以外,还有其他歇息的地方。
洛子君在凉亭里坐着,一边跟丫鬟嬷嬷们说着闲话,一边观察着园里的其他宾客。
今日见到的这些公子小姐,估计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然也进不了这座侯府。
当然,像他这样的幕僚,可算不上公子小姐。
只能算作下人。
虽然他并未有卖身白家为仆,但是当若是别人提起时,肯定会说,那是白家的教书先生,那是安国府的下人。
因为在府中生活的,除了主子,便就是下人了。
这时,那群穿着儒袍儒裙的年轻男女,从旁边的小路经过,似乎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什么事情。
洛子君仔细一听,竟然是在讨论他出的那几本书籍。
“我预约了好久,才买到那本《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加钱买了的,不过看完那本书后,觉得完全值得。不知那君初见是何人,竟能写出这般曲折有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来。”
“我倒是更喜欢那本《西厢记》……”
“这两日刚出了一本《倩女幽魂》,不知道你们听说了没?据说也是那位君初见写的,里面讲的人鬼之恋……”
“啧啧,人鬼之恋?这么离谱吗?我今日早上才去的书店,倒是没有看见。”
“听说刚印刷,估计最先出来的几十本,都先送给那些有关系的贵人们了,我们想要买到,估计还再等些天。”
“听说贾府已经有人看完了,那位宝玉公子赞不绝口,说恨不能立刻见到那位君初见,要与其结拜……”
“若是对方是女子呢?”
“呵呵,那估计立刻就被那位贾公子给娶回家了。”
几人一边聊着,一边走远。
洛子君正想着事情时,纸鸢低声道:“公子,你有没有看过他们说的那几本书?奴婢在府中也听说了,那本《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特别好看,特别出名呢,三小姐也买了两本回来看。夫人也拿过去看了,称赞那位君初见才华横溢,猜测一定是个很厉害的文学大家呢。”
洛子君只得道:“我也看了,的确写的不错。从那些文字中,我就能感受到对方喷薄而出的才华,估计对方如果是男子,颜值与我在伯仲之间。”
“噗嗤……”
旁边的芸儿桃儿,都笑出了声。
纸鸢笑道:“如果对方的颜值真与公子在伯仲之间,那可不得了。凭着他才华和现在的人气,无论想进哪个世家豪门,都是轻而易举呢。”
这时,一名嬷嬷道:“老身前两日跟着三小姐去了贾府,听说贾府那位贵妃娘娘,在宫里也爱看那两本书。还差人出来询问那位宝玉公子和其他姑娘们,是否认识那两本书的作者。贾府的老太太知道了,立刻命令贾府的大老爷二老爷,还有其他人,派人出去打听呢。”
芸儿满脸羡慕地道:“那人这般有才华,为何要用假名呢?若是用真名,只怕是有泼天的富贵都不止呢。”
洛子君在一旁默默听着,没有再搭话。
这时,那院门处突然走出一群人,中间簇拥着两名青春年少的姑娘。
一名身段高挑,削肩细腰的少女,在人群中尤为显眼。
“贾府的探春姑娘和迎春姑娘,都来了。”
一名嬷嬷看到那两名少女,低声道。
这时,白青桐和那边凉亭的几名姑娘们,立刻起身,迎到了圆门处。
一群姑娘在一起说说笑笑,那些丫鬟嬷嬷们,则簇拥在四周。
过了片刻。
白青桐的目光,看向了洛子君这边的凉亭。
接着,贾府的那两位小姐,目光也跟着看了过去。
贾迎春看了一眼,便低下了头。
贾探春倒是目光灼灼,看着凉亭里的少年,脸上带着笑意,似乎在说着什么。
这时,白青桐笑着带着两人,向着凉亭走来。
其他人则停在原地,看着这边的凉亭,低声说着话,满脸好奇之色。
“三小姐来了。”
凉亭里坐着的丫鬟嬷嬷,立刻站了起来。
洛子君自然也跟着站起。
“洛先生,探春听说先生也来了,专门要过来跟你打个招呼呢。”
白青桐来到凉亭,笑着道。
洛子君连忙对着她身后的两名少女,拱手低头施礼:“见过两位姑娘。”
贾探春眸中带着笑意,道:“洛公子,你怎么看起来变了好多,当初在那桃源的桃源酒楼,你可不是这样的丰采。”
一旁的贾迎春,看着眼前清秀俊美的少年,不知道想起了什么,顿时脸颊上满是红晕,低着头,羞羞怯怯的,不敢说话。
洛子君不卑不亢道:“当初在外郊游,以文会友,况且在下也不知道姑娘的真实身份。”
贾探春笑道:“可是根据当初洛公子那神采飞扬睥睨一切的性子,只怕那时知晓了我的身份,洛公子还是那般,毫不留情地把人家从二楼赶走呢。”
此话一出,旁边其他人都吃了一惊。
白青桐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惊讶道:“探春,洛先生赶过你?”
贾探春笑了笑,道:“没什么,那时洛公子的确不知晓我的身份。而且以洛公子的才华,和当初在那里做的那三首诗词,别说赶我下楼,就是当场骂我,我也承受得住。当然,如果洛公子真要骂我,那必须得再多给我做一首诗词来。”
洛子君低头道:“贾小姐说笑了,在下可不敢。”
贾探春笑道:“叫我探春姑娘就是了,不用叫什么贾小姐真小姐的。我是贾小姐,迎春也是贾小姐,惜春也是贾小姐,贾府里的小姐都是贾小姐,以后若是都来了,洛公子该如何称呼?”
此话一出,凉亭里其他丫鬟嬷嬷,都笑了起来。
洛子君只得道:“探春姑娘。”
贾探春笑了笑,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身后,笑道:“还有一个呢,怎么不叫?”
洛子君只得又拱手低头道:“迎春姑娘。”
贾迎春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也连忙红着小脸施礼:“洛公子。”
贾探春还要说话时,那边突然有人招手喊道:“探春,探春,快过来!我给你介绍几个才子才女!青桐,你也过来!”
贾探春只得道:“洛公子,待会儿有时间,我再来与你说话。青桐,我们过去吧。”
白青桐答应一声,正要离开时,看了一眼她的眼色,神色一动,立刻对凉亭里的丫鬟嬷嬷道:“让纸鸢留在这里陪着洛公子就是了,你们都跟我过去。”
“是,小姐。”
丫鬟嬷嬷们,立刻跟着出去。
贾迎春也要转身离开时,贾探春突然扶着她的肩膀,向着凉亭里推了推,笑道:“二姐姐,你在这里等着我,我待会儿就过来。那里人多,你也不喜欢。”
说着,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亭里的少年一眼,笑道:“洛公子,陪我家二姐姐说说话,自从那日她从安国府学堂回去后,就一直在我们耳边夸奖和称赞公子好厉害呢。”
“探春……”
贾迎春顿时有些慌乱和忐忑,想要跟着离开,又被贾探春推了进来,笑道:“你怕什么,洛公子又不会吃了你。”
说着,笑着和白青桐离开。
于是,凉亭里就只剩下洛子君,贾家二小姐,和纸鸢三个人了。
气氛顿时变得有些怪异起来。
贾迎春低着头,满脸红晕,想要逃跑,又觉得不好意思。
洛子君主动开口道:“迎春姑娘,请坐。刚好,在下有一些话,想要单独跟您说说。”
这位国公府小姐,以后的命运极为凄惨,既然今日见到了,他自然要提醒一下。
贾迎春闻言一怔,低头坐了下来。
天边,夕阳微醺。
与此同时。
初见书屋前,停着一辆马车,上面有博望侯府的标志。
过了片刻。
柳初见穿着一袭粉色长裙,戴着面纱,抱着古琴,带着碧儿一起,从店铺出来,上了马车。
前几日她就接到了邀请,今晚博望侯府有宴会。
她是客人,也是抚琴者。
她的父亲当初没有被罢官时,两家的关系挺好,她与那位博望侯的小姐,也算是不错的朋友。
所以今晚对方过生日,专门来邀请了她。
同时,对方知晓她琴艺高超,所以还希望她今晚能在府中演奏一曲,以添雅兴。
只是不知为何,她心头突然有些不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