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条件

蔡鼎的话音刚落,韩林便明白了。

其实蔡鼎的意思就是当下流行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思想,而且也确实如此,凭什么我的一肚子学问要教给一些不相干的人?

如果韩林想说服王徵和茅元仪这两个人,那就得从这件事上让他们解开心结。

摸了摸鼻子,韩林对着两个人问道:“敢问王老、茅先生,可有言出法随、点石成金之能乎?”

茅元仪抢先开口笑道:“若有此能,当先许高官厚禄,扬州瘦马,何苦让那王明初(王在晋)阻我仕途。”

茅元仪这个人文武双全不说,而且十分风流,曾广纳妾室,号称姬妾八十,秦淮名妓杨宛、王修微都是其妾室。

时有人赞其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不过情场得意的茅元仪,在仕途一道上实在是一言难尽。

去年他向崇祯进献《武备志》,本来崇祯看了都说好,却被时任兵部尚书的王在晋所阻,甚至落了傲上之罪。

原本的历史上,茅元仪是要被遣定兴县思过的,还好蔡鼎当时在京师,这才全力找人将其搭救了出来。

而一切的一切,皆因茅元仪和孙承宗有旧,而王在晋和孙承宗有隙。

王徵也捋着胡须缓缓摇头笑道:“老夫的学问都是拜天主所赐,言出法随那是天主之能。”

王徵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对待女人一事上和情种茅元仪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天主教徒的王徵,在进士及第以后遣书告诫家人切勿为其纳妾,但王徵的几个儿子都出痘殇死了,仅留有二女,这家人的不断央求下娶了个妾,但又因为教义的缘故王徵深感其罪,立志要将自己的妾室嫁出去,最后差点自杀,才断了王徵的念想。

“然也!”

韩林一拍巴掌道:“在座你我,皆非大能。王、茅两位先生有经国之才,《奇器图说》《武备志》上所录所想若只存留在纸上可太可惜了,两位难道不想将其化为现实?”

韩林这句话可是直接击勾在两个人的心弦上了,这可是十数年的心血之作,如果能将其化虚为实,也算偿了半生的夙愿。

看到两个人有些意动,韩林继续蛊惑道:“非是晚辈说大话,这天下能够让两位全力施为,大展身手的恐怕只有乐亭营,银钱物料,两位旦有所求,晚辈自会有求必应,唯独在这人上,晚辈毫无办法。”

王徵和茅元仪想了想,韩林说的是对的,他们设想的东西,有很多在当下看起来是十分精密的,照猫画虎是绝对不行的,齿轮一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晚辈觉得,这人,两位还得亲自来教才是,而且两位还可以择取其中的优异,收入门中,百多年后枝叶兴旺,门人敢不激念?”

别说这两个人了,蔡鼎听完都愣一下神,随后瞪大眼睛看向了韩林,暗中对其竖了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