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蓄势

第137章 蓄势

韩林嘴里叼着半个苹果,手按着桌上的舆图,一点点移动查探,公事房内的烟雾尚未散去,从河边回来后,他第一时间召集了高勇等人组织了一场会议。

刘兴祚要叛奴归明的事情已经由潘野传了回来,对于此事韩林蔚为看重。

且不说作为作为女真人当中一个排行前三的汉人将领叛复回来,这件事有多么大的ZZ意义,便是东江镇这个身处建奴后背这个十分紧要的位置,韩林也要和东江镇产生一些联系。

东江镇在则建奴如鲠在喉,东江镇兴则建奴也不敢倾国东顾。

不过东江镇在毛文龙的经营下内部组织十分稳固,对于辽镇、朝廷十分都有一些隐隐的敌意甚至不满,寻常外人根本打不进去。

其内部如何都是毛文龙传回的一些塘报,但此时为了要钱要粮要人要赏,九边传回来的塘报几乎没有不掺水分了,具体情况如何只有里面的人知晓内情。

而刘兴祚恰好给了韩林一个机会。

一方面韩林想借此事在毛文龙和刘兴祚面前露个脸,亮个相,不说攀上交情,但至少也让他们知道有自己这么一号存在。

另一方面,韩林准备让潘野用现在的身份继续潜伏在刘兴祚的身边,打探东江镇的内情。

好不容易打进去,要是无功而返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既然刘兴祚将举事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初,韩林决定以打击海寇之名去海上游弋,他让蔡鼎的草拟了份文书,向上呈报。

“时近冬日,海上不宁,渤海巨盗章老三等为防冬日无食,寇掠海上,袭扰沿途商民,焚掳船只无算,至有觊觎陆岸之势。十数商民于职衙前嚎哭,泣血请护。职有靖海之责,敢乃坐视?计以九月出海巡边,剿寇安民,灭贼气焰。”

这就是有海防之责的好处,与陆路那种还要超长流程和时间的批复相比,海防有着一定的便宜行事的便利。

在文书呈递上去的同时,韩林与高勇、杨善、张孝儿等人又开了一次会。

讨论了半天,觉得这次陆营用处不大,毕竟在人家东江镇的地盘上,外镇的兵过去不好说也不好听,因此此次的作战以水营为主,还停留在新桥海口的一半水营尽数出动,仍由水营副把总董鹤统领。

但为了安全起见,陆营也要带一部过去,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最后商议下来,让上次没有去宁远的张孝儿的第二部跟着过去。

因为战场和战时都是随机的,他们势必要在海上盘桓很久,,韩林又签发了一道文书,征调民、商船只作为给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