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弱,就没得选
对于这个儿子,燕王喜有时候也觉得十分头疼。
明明知道秦国是当今天下的第一强国,让他出质秦国就是为了向秦国示好。
这样一来,燕国出兵赵国收复失地,若是燕国不敌,秦国也可作为盟友,出兵相助,使得赵军不敢对燕国穷追猛打。
就相当于为燕国上了一道保险,一道永远不会被赵国攻灭的保险。
而姬丹的出逃,让秦燕两国的关系,变的扑朔迷离,派往咸阳的使者,也没有摸清楚秦国的态度,秦国更是有意对燕国忽冷忽热。
燕王喜本有换太子的想法,念及他和秦王曾经的幼时情谊,才保留行动,决定再观察一二。
现在,姬丹收到秦王的私人书信,这足以证明二人之间还有情分在,对燕国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可燕王喜实在是搞不清楚,他这个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非要和秦国对着干。
他怎么就不明白,赵国和齐国才是与燕国接壤,更有威胁力。
秦国不仅强大,而且遥远,更是与强敌赵国相邻,有着血海深仇,和燕国没有利益冲突,更没有做出过损害燕国的事情。
当年燕国伐齐,还是仰仗秦国正面打败齐军主力,双方只有情,没有恨。
最为关键的事,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赵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秦王既能给你写信,就说明他没有打算追究你出逃的罪责,更是有和燕国重新交好的想法。”
“燕国没有理由拒绝秦国表示出来的好意,退一万步说,秦国想要逼迫齐国主动退让,在盟约中占据有利位置,难道秦王就不知道燕国国力不如齐国?”
“燕国出兵,不过是拖延时间,只需要等到秦国大军压境,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届时,燕国追随秦国的步伐,既不用像韩国那样,在秦国的眼皮子底下战战兢兢,又能够在秦国的庇护下,征讨赵国,收复失地,重新光耀燕国,在这乱世之中,屹立不倒。”
燕王喜眯着眼睛,看向姬丹的眼神,看不出一丝一毫父子之间的柔情,也没有君臣之间的信任。
姬丹察觉到了,可他依旧我行我素,始终坚持自己的道理,情急之下,大声喊了出来:“秦王是什么人,没有人比我更清楚,连一封国书都没有,就许诺下种种好处,此事做不得真,在利用完燕国以后,秦国一定会拒绝承认。”
燕王喜本想劝说姬丹,反倒被对方教训了一顿。
再加上之前对姬丹的多次不满汇聚在一起,他直接离了座位,怒气腾腾地指着这个大逆不道的儿子,道:“姬丹,你是燕国的太子,是燕国未来的王,不是街头撒泼打滚的混混,也不是无国无君的游侠,你所做的事情都要必须把燕国放在第一位,由不得你以个人喜好来为祸国家大事。”
“父王是一国之君,燕国的未来生死存亡,全在父王一念之间。”
姬丹是个有主见的人,否则他也不会不顾燕国反对,毅然决然逃出秦国。
像他这样的人,不是燕王喜几句话就可以说服,更不要说让他改变主意了。
他秉持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心,用燕王喜并不喜欢的语气,顶撞道:“韩国,赵国,魏国,楚国,凡是与其相接的国家,有哪一个没有被秦国用盟约骗过?”
“父王凭什么就觉得,秦国对燕国的承诺,就是真心实意,没有诓骗隐瞒?”
“父王无非是觉得,单独一个燕国,抵挡不住秦国的怒火,至于秦国是否真的会帮助燕国收复失地,或者说在燕国收复失地时,秦国会出几分力,父王你也并不清楚!”
“姬丹!你放肆!”
燕王喜咆哮着,怒吼着,这个儿子为了燕国出质秦国,对燕国有一些贡献。
但是,这些贡献并不意味着,姬丹就可以顶撞他这个燕国之主。
他情绪发疯,极力道:“寡人是你的父王,是燕国数十万臣民的君王,你这个逆子,就是这么跟寡人说话的吗?”
“孩儿不敢!”
面对燕王喜的暴怒,姬丹退让一步。
却也只是嘴上退让。
他低下的眸子,依旧是倔强的。
一番激烈的碰撞,眼看着就要爆发,却在姬丹的退让下,逐渐平息下去。
燕王喜甩出自己的长袖,抽打在姬丹的身上,轻飘飘的衣袖打在身上,感受不到任何痛觉。
燕王喜仍旧这么做,无非就是表达对姬丹的不满,更是对他的警告。
“父王可以生孩儿的气,可以打骂孩儿,孩儿只想请求父王,不要轻易相信秦国。”
姬丹的话,不知是触动了燕王喜内心深处的一抹父子深情,还是令他想到了其他更加在意的事情,场面一下子冷了下去。
许久过去,燕王语气冷淡地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隐瞒书信?”
“你不告诉寡人,寡人自然无从相信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