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变团队实验室。
谭金明询问,“元杰,我们前天做的实验数据分析完毕了吗?”
马元杰回应,“还在分析中。”
“博生,关于如何实现高纯度碳纳米管整齐排列,你有什么想法了吗?”谭金明又询问牛博生。
牛博生回应,“我已经有一定的思路了,还需要实验验证。”
“你什么想法?”谭金明又询问。
牛博生也没有隐瞒的说着,“我想到了一种提纯新工艺,我们可以将聚合物多次分散与提纯,从而制备出一种纯度超过99.99999%的碳纳米管溶液。”
“再利用超高纯度的碳纳米管溶液,通过维度限制组装,然后再在硅片上制备整齐排列的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牛博生说明。
“根据我的计算,通过这种新工艺,我们可以在一微米的尺度上布置大约200个碳纳米管。”牛博生补充。
“如果我们以这种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为基础,我们或许可以制备出具有顶栅场效应的碳纳米晶体管,从而组成小型集成电路。”牛博生说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假如这些设想都能完成,我们就完成了从碳纳米管到小型集成电路的天谴,相当于从0到1的突破。”牛博生压抑着喜悦的说着。
任何一件事情,从0到1是最难的!
如果放在医药行业,从0到1的过程是原研药。
从1到2的过程,则是仿制药。
如此便可以理解从0到1的难度了吧?
谭金明听了牛博生的说辞,他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你小子可以啊!”
“关于这种提纯新工艺,你有思路了吗?”谭金明继续询问。
牛博生摇头,“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想法,我们大家一起集思广益。”
“不过.”牛博生迟疑。
马元杰接话,“我猜你想说,即便我们解决了对应的提纯新工艺,但想要制作高纯度碳纳米管的成本,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吧?”
“是的。”牛博生叹气的回应,“我们需要的是单壁碳纳米管,每一克的制备成本,我估算不会低于一万元。”
“另外我们制备单壁碳纳米管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反复提纯,这又需要很高的成本,我估计处理成本不会低于制备成本。”牛博生补充。
“我们花费了两万元制作1克高纯度碳纳米管溶液之后,才相当于完成了第一步制备原材料的准备工作。”牛博生叹气。
“然后还需要通过维度限制组装生成整齐排列的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再以这种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为基础制作具备顶栅场效应的碳纳米晶体管,进一步组成小型集成电路,这些都需要钱!”牛博生追加的说着。
“更关键的是,我们连一个预算报价都没有,因为我们没有做过,也不知道究竟能花多少钱才能做出来。”牛博生叹气。
“还有一点,这些都是我目前的构想而已,想要真正实现,还不知道要克服多少难题。”牛博生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设想很难实现。
谭金明则露出笑意,“花钱就花钱!我们现在抱上了金大腿,五更天那边给的预算非常充足,我马上给安总汇报一下情况。”
“元杰,博生,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先搞定提纯新工艺,通知所有人,从现在开始,每一个人都做好加班准备,没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就老老实实加班!”谭金明吩咐。
“是!”牛博生答应。
“好的,我马上通知!”马元杰接话。
在炭变团队中,牛博生是二把手,他既是工作狂人,也是技术狂人,这一次牛博生更是提出了提纯新工艺。
马元杰是三把手,他的性格乐观,通常由他协助谭金明教授协助管理团队。
马元杰直接在炭变团队工作群里面发送信息。
‘马元杰:@所有人:从现在开始,所有人正常情况下都需要加班,并且没有合适的理由不能请假。’
‘马元杰:我们接下来要做一件大事情!’
‘马元杰:@牛博生:老牛提出来一种新的工艺方案,我们现在需要攻克这种新工艺的技术难点。’
‘马元杰:隔壁红斑狼疮项目团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完成了突破性研究,我们也不能落后。’
‘马元杰:有人有问题吗?’
‘尤英霞:收到!’
‘薛诗怡:收到。’
‘唐俊河:没问题。’
……
……
一个个炭变团队的员工都表示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