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叶微微侧头,看着镜中自己那张精致的脸庞,眼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伯母、娘,女儿知道了,您和爹爹、伯父就放心吧。”
梳完头发,喜娘就开始为果叶开面了,前院,宾客此时也吃起了“开面汤果”。
开面,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含有现代美容意),客人要吃“开面汤果”。
花轿临门时,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塞入红包后始开。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
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开面酒”,亦叫“起嫁酒”。
这时,章王府的结亲队伍已经到了,花轿停在果府大门口,果家家丁立即点燃了烟花爆竹,而后又有家丁继续后面的流程。
内院,开完面,果英在男方喜娘的催妆下,开始梳妆。
梳完妆,屋外递来一碗长寿面。燕氏接过碗,来到果叶的面前,“吃几口吧,垫垫肚子,到了那里晚上才能吃东西。”
果叶接过碗,李琴兰适时开口解释道:“此时吃面条是取之又长又顺溜,讲究过日子舒心、两人长寿的意思。多吃点,啊!”
听着燕氏和李琴兰嘱咐的话语,心中暖流汹涌,眼角的泪水划过,李琴兰赶紧上前劝解:“不要哭,今天是你出嫁的好日子,不要把妆哭花了!”
“嗯,”果叶只是点了点头,此时的她口含面条,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声。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吉时已到,接亲的队伍已经开始进府了。
果叶急忙多吃了几口,燕氏快速地擦干眼泪,道:“不急,慢慢吃,前院还要拦门,还有一会呢!”
果叶点点头,继续吃着。此情此景其实也是古代男女婚嫁中的一个流程。
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当然也有封建婚姻确实不愿者),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为“哭上轿”。
片刻后,言英一行人就来到了院子内,果叶迅速坐到了床上,由着身边的丫鬟为自己盖上红盖头。
言英突破了最后一关后,就进入到了果叶的闺房,因为言英是王爷,身份贵重,不能由他抱新娘。
这一任务就只能由果叶的兄长,果成抱上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