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扯淡!话说回来,咱们究竟怎么打啊,听闻此地诸侯林立,若是只打下飞鸟京,岂不是仍是一塌糊涂,此地将来又该如何治理呢?”
“治理作甚?此地与新罗可不一样,新罗是能养在家里的狗,倭国可是养不熟的狼,养狗只需定时定量给些残羹冷炙就可稳妥,狼可不同,既然喂不熟何必要喂?”
“那你心心念念的非要打下倭国作甚?”
“侧重点不同吧,高句丽、百济可以直接当作本土一视同仁,就好比之前的吐蕃,今日的西藏,都是一般道理,化作州府就行。
新罗作为滨海之地,海运方便,自然是应该大力发展海运,以后会成为大唐的又一出海口和船舶匠作地,大力发展商业。
且还要掐断他们的农牧业,使其所有的吃用必须完全依赖我大唐才行。”
“你说掐断就掐断?你还能让新罗人不种地了?”
“若是地价不断上涨呢?到时候自然会有人算小账,他们会发现种地远不如炒地皮划算,因此自然会自断退路。”
“金春秋不像那么蠢的人吧?”
“所以我也说了,新罗治内所有的政策必须让大唐制定才行,大唐说了,不许干涉农民买卖地产的自由,他若是敢横加干涉,就是取死之道。”
“这样不妥吧,我大唐还有永业田之说呢,怎么到了新罗反而百无禁忌了?”
“特区嘛,特事特办,这里面有的操作哩,这等精细活,到时候自有朝臣会深入研究的,无需你我操心。”
“那倭国又是个什么定位?”
“你是知道的,某家有些工坊……干活的人总是有些莫名其妙的病,且治也治不好,后来不是都陆续关停了吗?”
“知道啊,某家里面还有股子呢,那两年可是让某家亏了不少,不是为兄说你,病就病呗,抚恤给高些不就是了?有的是人抢着做,偏你不该有妇人之仁的时候瞎折腾,多好的买卖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崔尧沉默了一阵说道:“是某太过妇人之仁了,有些技术的推进确实是需要一些牺牲的,有些东西也会对生存之地造成长久的破坏,这些某家都知道。
可某家更知道的是,这些东西不能不研究,也不能不推广,我之前也是一直很矛盾,一边是技术进步,造福大众,一边是破坏生存之地,且残民至深!
我之前确实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取舍,可自从某家心里有了征倭的念头之后,这些矛盾,似乎迎刃而解了。”
“你要在倭国重开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