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刘伊妃:先杀人,再诛心?

刘伊妃撇撇嘴:“继续编。”

“呵。”

路宽正色道:“佛的贪嗔痴,在道教叫三毒。”

“杀青宴上,我故意说要删掉你的戏份,引得你出门来寻我,最后你因救我轻伤,这是破你的贪。”

“水磨镇车祸,是你之前执意要来寻我,我才不惜以身犯险,设下一段惊悚戏码,使你为之垂泪,尝此心苦,这是破你的痴。”

刘伊妃眯着眼看他:“那这一次呢?”

这一次?

还没想好怎么编。

“这一次,就要靠你自己去领悟了。”

小神仙长叹一口气:“吕真人在《修命》中讲,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意为你要在静坐中聆听无声之音,才能体会人世间的大道和真意,懂吗?”

“就像你孜孜以求的表演大道,就是要通过红尘俗世的历练来求索。”

“譬如这一次你在电视直播里的挥斥方遒,不就是电影中张纯如的那段震撼戏份吗?”

从道教三毒到道诗典籍,路老板从精神融合的前身肆意搬运来自圆其说。

突出一个一切解释权在我。

小刘对他前面两句话是定然不信的,可这最后的掰扯。。。

听起来确有几分道理啊?

再联想到他几年的所作所为,心里似乎又不是那么笃定了。

小姑娘狐疑道:“那你呢?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讲过下山前的事情呢?”

“有什么好讲的,诵经、礼拜、存想而已,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路宽想起在张纯如宅看到的她的日记,暗暗腹诽这是想彻底解剖我的精神结构啊?

“哼哼。”刘伊妃冷笑:“我看不见得,还不知道怎么欺男霸女呢。”

路老板一脸无语地看着她。

人长得这么甜,小嘴还挺毒的!

骂也骂不赢,打也打不过,他干脆三缄其口,掏出一份剧本细看。

“《金陵!金陵!》,这什么剧本?”

“陆钏的剧本。”

小刘凑过头来,发丝间带着淡雅清香:“你看他的剧本干嘛?”

“给他批改批改、批判批判。”

“哦!我知道了,你要收拾他们了吧?”

刘伊妃知道此前的联名信事件,跳的最高、闹得最凶、喊得最响的就是这对父子。

针对邓温迪的第一步棋她已经看到了,可批判陆钏的剧本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总不能是一顿贬损出口气作罢。

小刘看着他好奇道:“我跟我讲讲呗,你准备怎么炮制他们?”

路老板头也不抬:“学这个干嘛,看你的时尚杂志去,学学穿搭。”

“那刘师师从我这走的时候,你不是还教我怎么做吗?”

青年导演在剧本上写写画画没回应她。

那时候是你要高飞,怕你没有江湖经验。

现在一股外力的压迫又把她推回身边,即便心灵深处还有因为生日事件的隔膜,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但风筝的线似乎又可以又紧紧拽在手里了,这些事情当然不用她再沾染,顺手消弭掉罢了。

只是这一世的小刘早就养成歪了,颇有些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觉悟,不然也不能在刘师师叛逃最后给她又下了一记猛药。

路宽言简意赅:“他的剧本立场有问题,疑似和某势力有勾连,在这上面随便做做文章即可。”

“陆天民不是作协领导吗,还是老派文人,你有确凿证据能证明?”

“没有,只有几张照片,这对父子和葛西雄的会面。”

刘伊妃疑惑道:“你看他的剧本是为了挑出些错漏,辅之以照片,言明他们内外串通?”

“但京圈这么多张嘴可以帮腔,应该还不够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吧?”

路老板笑道:“他们的嘴多,但是也碎,有的嘴可能还不带脑子。”

“况且,再多张嘴,也不如他们父子二人的嘴好使。”

“用他们的嘴,可以先杀人,再诛心。”

小刘还待再问,突然有些福至心灵地想到些什么,抿着嘴唇沉思起来。

2006年的这个春节,还没有出正月,互联网乐子人们的瓜就快吃饱了。

刘伊妃因爱生恨,刘伊妃为爱翻供,洗衣机投桃报李,邓温迪大起底。

一直到初六左右,一股神秘力量推着一条热搜出现在各大平台。

标题是《请大家评评理!路导的大屠杀电影凭什么不过审!》

此前问界立项大屠杀电影,在《馒头》和联名信事件不久后被曝出无法过审。

这会儿是出来抱冤屈来了?

各路人马蜂拥而至,特别是某圈的碎嘴子们和太郎父子的拥趸、故旧。

今儿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得指鹿为马、指马为鹿!

动动嘴是出不了事的,反而是越骂越香,八十年代的老陆深谙此道。

有不走流程的,有寻章摘句的,有引经据典的,总之是一顿天花乱坠。等周黎明、顾小白等这个时代的资深草根影评人看完了剧本片段,刚想给青年导演发声,却发现。。。

这本子确实该不过审啊?

这他妈的都什么玩意?

给鬼子开始剖析人性来了?它们有吗?

国家面前无偶像,对路老板又爱又恨的影评人和粉丝们也纷纷下场输出,可谓爱之深恨之切。

仅一天以后,问界官方辟谣,这并不是正在筹备中的路宽剧本,后者修改后的新剧本还在磨合雕琢中。

同时,问界官博放出了原版被打回的部分剧本,供网友们自行对比。

高下立判。

喷粪的京圈和太郎父子拥趸纷纷傻眼。

那这份屁股歪的大屠杀剧本是谁的?

是谁的谁担心,这对父子傻了眼看到剧本的时候,该喷的都已经喷的差不多了。

他们急不可耐地就要联系背后金主。

阎王回来了,怎么办?

理想国际大厦,问界新上任的副总裁董双枪正和正式接替孙雯雯位置的陈芷希议事。

没错,老董在年前也正式入彀了,只是外界还不知晓。

不仅仅作为此前亲密的合作伙伴存在,现在以他在新世界的资产入股,拿了问界控股1.5%的股份。

但就是这小小不言的1.5%,已经足够这位金融老饕欣喜若狂了。

知根知底的,谁看不到问界的未来,看不到路老板的未来?

那是不可限量的。

他的优势在各方面的关系网络维系,在国有银行的信贷渠道,在金融市场的纵横捭阖。

更在京城这块地界上,很多普通人眼看不着、手伸不到的地方,老董都有自己的触角。

譬如太郎父子这件事,路宽就全权交由他执行。

“董叔,路总这操作是什么意思啊?”

“为什么要先假借问界的名义接受一轮抨击,再抛出我们自己的剧本呢?”

董双枪给大侄女解惑:“文艺界的话语权,我们是很弱的。”

“陆家父子在国内这么多年的积累,某圈的底蕴仍在,论和稀泥和骂战,这帮文贼是专业的。”

“先指鹿为马,让这帮碎嘴子们乱骂一通,再正本清源。”

陈芷希笑道:“刚刚才交待下去,让运营宣发之前那份剧本是《金陵!金陵!》。”

“这下好了,这帮文贼再想唱赞歌,总不可能自己打自己嘴巴了吧?”

董双枪点头:“路总怀疑他们跟右翼的葛西雄有勾结,对于这样的文人,必须要先把他们打成臭大粪,才没人敢帮腔。”

“把罪证拿到互联网上来晒一晒、评一评才是正道。”

“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陈芷希抢答:“是为了避免得罪电影局的审核部门吧?”

“没错。”

董双枪自然是精通此道的:“如果我们上来就把两份剧本摆出来对比,即便达成所愿,但影响和官方的关系,殊为不美。”

就像路老板所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办事方式,有时候该绕的圈子必须得绕,才不至于让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直接在网络上为自己的剧本正名发声,拿着臭大粪陆钏的本子作对比,最后可能获得舆论上的胜利,去倒逼出结果。

但被某些领导、关键人员记恨上了也是显而易见的,小鬼难缠啊。

现在问界等于是被迫自证,谁也说不出话来。

陈芷希抚掌笑道:“这下好啦,陆天民父子再也没脸给自己自辩了吧?网友也不会信他了。”

“等路总的新剧本改好重新提交,这件事总算能告一段落了。”

董双枪微笑看着被自己带进问界的大侄女,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告一段落?

这一次,不见血那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而他老董这次操刀,就是入股问界,成为真正的自己人的投名状。

——

北平酒仙桥某小区。

“爸!怎么办!现在怎么办!”太郎急切地在客厅徘徊,一脸的热汗,眼镜止不住地往下滑。

父亲半天没有回应,他又神经质般地咬牙切齿:“蠢民!蠢民!看不出我的艺术布局和人物塑造!”

“好了!”陆天民看不下去了:“惊慌失措什么?这才到哪儿?”

“电影里的争议,是艺术上的争议,别说他不一定能把你打倒在地,就算是又如何?”

“你见过学生上课回答错了问题,就要被学校开除的吗?”

“蛰伏个半年,我找几个叔叔伯伯给你造造势,谁还记得那么许多。”

陆钏镇定了几秒,可一想到新闻里路宽已经回国,准备接受奥委会领导谈话的消息,心里就跟一阵筛糠似的怯懦。

《可可西里》的悲剧还历历在目,这是有些应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