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波斯附近的国家都在进行艰难的混战,没有谁想要平白无故,给自己招惹一个强敌。
“至于这里原本的蛮夷,根本不足为惧!”
嬴辟疆大手一挥,丝毫不把占据这片河谷,建立了一个名为“科尔基斯”之国的西戎放在眼里。
如果说,
在走出新夏之前,嬴辟疆对更加遥远的域外情况,还有几分忧虑,担心自己会遇到强大的敌人,受到惨痛的打击。
那么,
当行走到这里的时候,嬴辟疆的想法已然大变!
域外的蛮夷虽多如牛毛,却是一盘散沙,习俗粗鄙。
没有统一的文字和语言,
没有农耕的韧性和坚定,
他们很难凝聚到一起,也没有“拼命保家卫国”的热血。
一遇挫折,很快就会乱纷纷的,哄散而去。
这让嬴秦遇到的许多敌人,都被其轻松击破。
而科尔基斯之国,
国小民寡,制度粗糙,
放在诸夏,都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不过是众多山民聚集而成的“部落联盟”罢了。
经历了诸夏疯狂内卷,曾获得“第一次吃鸡冠军”荣耀的嬴秦如何看得起它呢?
当嬴秦的足迹来到这里的时候,不管科尔基斯愿不愿意,这片土地的主人已然更换。
同理,
自认天命仍旧眷顾自己的嬴秦族人并没有因为“科尔基斯”而产生忧虑。
他们之所以踌躇,没有直接听从嬴辟疆的命令,是因为这里容易受到临近塞琉古之国,还有波斯的进攻。
至于周围的那些小小城邦之国?
那可不是嬴秦的敌人,
那只是嬴秦壮大自己,充实力量的食材罢了!
走了这么远的距离,
族人们也早就看清楚了:
西海诸国之中,
只有疆域庞大,体量超然的塞琉古和波斯,有能力对嬴秦发起冲击。
“这个无妨!”
“只要我们立足之后,想办法封锁了西海沿岸那通向河谷的走廊,这两个国家是不会来打扰我们的。”
嬴辟疆抚摸着脸上新长出来的胡渣,轻轻一笑。
塞琉古王国,
据说其立国者,本是当年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的部下。
在其君主壮年暴亡之后,塞琉古趁势而起,拥兵自重,并拉拢诸多贵族,得以占据西波斯的土地,自号为王。
然而亚历山大当年骤兴骤亡,其根本未曾稳固,塞琉古作为其部下,难道还能比他武功超绝的先君更有威望,更有手段吗?
因此,
塞琉古坐上西波斯的王位后,国内便一直有纷乱。
地方贵族自认有拥立之功,以下傲上。
诸地之民也因为塞琉古并非波斯之人,多有不臣之心。
对外,
大流士三世在新夏的扶持下,仍据东波斯之地,手握正统,身负大义,内有贤妻骄子作为后继,更让塞琉古的王位摇摇欲坠。
他那些窥探先君亚历山大遗产的同僚,也与之时战时和,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继业者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