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萧又杀来了?”
赫连泓心下一沉,瞬间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梁萧的目的显然是粮草!否则,他早就应该在追击途中强攻我方!”
“即刻保护粮草!”
算上从琅琊逃回来的残兵败将,现在赫连泓手里的骑兵超过三万,后方还有两千名重甲骑兵。
没有了琅琊郡的支持,他已经没有足够的自信,仅凭三万骑兵去击败梁萧。
毕竟他的先锋部队都是精锐,尚且被梁萧以雷霆之势速杀超过四千,这是自己统兵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那可是四千骑兵,不是四千步兵!
“赫连将军,如今我们方知梁萧不容小觑,琅琊失守之事,只怕会引发更多的问题,甚至动摇国本……”
赫连泓布置防务,看着忙碌的众将,听着军师的分析,悔恨不已。
右贤王败给梁萧,果然并非只是因为轻敌。
自己和右贤王这些沙场老将,居然都被梁萧玩弄于股掌之间!
现在这运粮队又是个大麻烦。
若是被梁萧牵制在此,而不能趁早击退他的话,拖得越久,夺回琅琊的可能性就越低!
而且,近八万万人如果聚集在一起,吃喝拉撒也是个大问题。
可是若是轻敌躁进,再被梁萧击溃一支部队,甚至焚尽粮草的话,将严重拖慢后方步军的来援。
没有步军,仅凭骑兵根本不可能攻克已经拼死反叛的琅琊郡!
赫连泓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急忙询问军师。
军师也是苦笑摇头,一筹莫展。
他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匈奴面对武朝军队,居然不敢打硬仗!
因为现在赫连泓连梁萧的军队具体规模都不清楚,究竟是两万人还是四万人?
这一刻,众人只感到如坠冰窟。
赫连泓叹道:“必须收缩运粮队,否则一旦被梁萧各个击破,后果不堪设想!”
“赫连将军,此地水源有限,不太适合集中更多人员……”副将提醒道。
赫连泓神色一变:“那就先护送运粮队退回足够安全的地带,总之无论如何粮草不容有失,必须集中防御,以免因小失大!”
这一次赫连泓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但……
南方草原上,后方负责接应的五千骑兵也与梁萧的大部队会合。
北疆骑兵再次接近两万的规模,人人白袍。
梁萧在听完斥候汇报之后,振臂一呼。
“按照预定战略,全军随我劫粮!”
军令一下,全军将士无不振奋,纷纷纵马前驱,兵分三路,随梁萧北进。
常念侠统领五千人马在东路佯攻,刘并的五千骑兵在中路佯攻。
七千白袍兵暂时收起白袍,与后方三千常规骑兵的行动稍显滞后,赶往西路。
两万人马,再配合每人至少两匹备用战马,北疆骑兵军势之盛大,正是匈奴骑兵前所未见!
“赫连将军,敌军大队人马来袭!!”
赫连泓收到急报的时候,也神色大变:“敌军主力何在?哪支部队先到?”
“敌军兵分三路,在东路和中路集结了大队白袍兵!西路还有一支部队紧随其后,明显慢了几里!”斥候们纷纷赶回来汇报。
赫连泓紧急召集众将讨论。
“不如先重点防御中路与东路,再派兵盯防西路这支偏师!”
计议已定,赫连泓立即调兵遣将。
两万三千骑兵负责防备梁萧的中路和东路,其余七千骑兵负责盯防西路的北疆骑兵,随时求援本部。
后方运粮队里还有上万步军,以及四万后勤兵,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只是运粮队的车辆排成长龙,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迅速集结在一起,一旦被敌骑袭扰,很可能会被烧毁大部分粮草,必须以骑兵对骑兵,展开双方的运动战!
赫连泓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提前预警和布置,并早早通知运粮队集结防御,已经是最大化降低粮草严重损失的可能性。
常念侠一马当先,率众从东路来袭,很快便迎上了赫连泓的一半主力。
双方一轮骑射游击之后,没有立即进行白刃战,而是射住阵脚。
一方力求防御,一方重在佯攻,因此没有迅速爆发激烈冲突。
同样的,刘并也遇上了赫连泓亲自带领的上万主力,双方也展开了对彼此的骑射游击牵制。
“为何敌军的军势看起来只是堪堪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