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汉报》出世(1)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94 字 16天前

他们看中的当然不是乡长之位,看中的是新制的晋升途径。

要知道,乡长的俸禄可一点不低,足够他们养家糊口了。

当然,做乡长,想要富贵也不可能。其家人仍然要加入农庄,参与农庄劳作。

至少京都和京都周围县的官吏,都明白了一个事实:成公子并不要抛弃他们,而是要他们拿出真才实学,干出政绩。

而且都公审了董卓、李儒,自然说明成公子不会行与董卓同样的事情。

否则,那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这才是让百官能够放下心来的关键。

当然,安抚百官之心,本就是公审董卓、李儒的目的之一。

如果说,公审大会本就足够新奇了。

可第二天一早,更新奇的事来了。

天刚刚放亮,满大街都是紫金卫。

他们人手数百张报纸,开始满大街兜售。

报纸名曰《汉报》。

刊首语明确地说明,《汉报》为大汉朝廷报刊,属学部下属机构。

《汉报》每十日出刊一期,每期四版。

以后,大汉推行的各种政策、朝廷官员的变动、大汉军队如何收复失地和开疆拓土、大汉百姓的生活状况、各州郡发生的重大事情……,全部都可以从《汉报》上看到。

同时,《汉报》编辑部还正式面向天下各州,招募汉报撰稿人、通讯员等。

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汉报》将是成公子,不,应该说是朝廷的核心宣传工具。

前几天,京都就设置了很多的报栏。

没人知道这些报栏有什么用。

当时就有御林军解释说,过几天这里会张贴《汉报》,而且《汉报》出刊当日辰时,会有紫金卫在报栏前,为不识字的百姓读报。

京都谁也不知道《汉报》是什么,谁也没当回事。

可在大年初六,报栏上果然张贴了四版《汉报》,也果真有紫金卫在报栏前,为百姓读报。

中间有百姓没听懂的,紫金卫还会耐心地给大家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