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玄道:“你们想啊,我们蜀山弟子就这些,姓甚名谁,生于何处,家住哪里什么秉性,均一清二楚。
咱们不像那些门派,什么外门、内门、亲传弟子。也没有那么多庙宇阁楼。就这么几处建筑。
人又少,也没啥条条框框,何必要弄个掌门。就这三瓜两枣,谁也别惦记。你看,我这个掌门,管过啥?这么多年不也好好的!”
何顺跟着点头,觉着师兄所言是有些道理。
白絮则一脸不屑。心想:你是剑仙,来去无踪,追也追不上。门派里大小事务,都是自己和曹清微一肩挑之。你当然一身轻松。只是想是如此,但没说出口。
李太玄有此想法倒也不是心血来潮。以前各派相安无事。蜀山与同在益州的青城、峨眉也素有往来。可当下道门已然有了大一统的迹象。
修行,不外乎法、财、侣、地。以往在益州,有些名气的门派大家常有走动。尤其是道家的门派。相安无事,各干各的。蜀山功法论剑道那是第一等。财,弟子不多,门人也不多,花费不大,算是收支相抵。侣,人少,众弟子也熟识。地,蜀山也算得山灵水秀。
可一旦道门令出一门。蜀山便有些处境尴尬。儒道释三家都不挨着,一群剑修,如今四方平安,妖也寻不见了。既不能依附,又无法像唐门这般有自己独特的产业。
李太玄是剑仙不假。做剑仙可以逍遥任性而为,但掌门不行。
瞧着眼前的态势,再想像过往那般绝世而立,蜀山就需要些变化。
至于如何变,他今日抛出个想法,还只是开头。总之就是蜀山不能在他手里凋零。
之后的几日,三人又交谈数次。算是定下蜀山往后的大纲。
这一日,宋玉回到了蜀山。
山脚下,三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