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嫂、顾喜喜在旁听的直乐。
秦大嫂悄声道,“你听听,还整个花池渡村的脸呢。”
“敢情咱们这些人都指望着他们这些小东西了。”
顾喜喜笑道,“他们愿意学习,求上进,不管理由是什么,总归是好事。”
秦大嫂犹豫了一下,说,“说到上进,”
“我家老秦最近不是结识了药铺的人,还有几个药商。”
“席间听他们说,要想让孩子走科举这条路,留在村塾无异于井底之蛙,是没有希望的。”
“像咱们这地方,开蒙之后,至少都要送去青田县的县学。家里条件好的,还有送去府城的书院呢。”
秦大嫂两口子如今靠着卖药材,手头算是攒了点小钱。
她比从前更加在意儿子的学业,甚至舍得花钱给狗娃买了书。
可见两口子对狗娃的前程还是很有期望的。
顾喜喜问,“你们打算送狗娃上县学?”
“我听说县学可以学生的住处,按月出钱,可管食宿。”
秦大嫂说,“我也打听过了,我们俩勒紧裤腰带供他,倒是勉强供得起。”
“等过两年,频婆果挂果了,日子只会更宽裕,只是……”
她屁股连着凳子一起挪了挪,凑近说,“老秦又听人说,咱们青田县的县学,自从前任老学令告老,新换的先生大不如前。”
“去年的童生都没考过这个人数。”
秦大嫂说着,伸出一只手掌。
顾喜喜心想,这个升学率是有点低了。
她记得江明远一直是在府城读书。
秦大嫂发愁道,“现在就是远的地方,咱去不了,府城的书院更是想都别想。”
“我就犹豫,要是去了县学跟在村里没区别,我们费这个劲作甚?”
顾喜喜想了想,建议道,“若县学果真如此,不如先等一等,且看村塾新来的夫子如何。”
“毕竟曾经的……”
顾喜喜清了下嗓子,才得以说下去,“陈先生、刘先生,还有何先生,他们都教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