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未等霍骁大军抵达,便果断放弃襄安,退出庐江之争,此举倒让刘备,诸葛亮刮目相看。
不过,听闻孙策下令掳掠民众,强行迁往江东,刘备也大怒不已。
当下,刘晔已前往荆州,面见刘表,商议共同对付孙策之事,刘备便命诸葛亮从皖城府库拨出钱粮,挑选基层官吏,前往襄安安置流民。
随后,刘备又在诸葛亮建议下,命霍骁分兵北上,与占据舒县的刘辟,龚都所部收取居巢等地。
霍骁得主公所命,当即分兵一万,交由张辽驻守襄安。自己则与魏延统兵一万北上,前往舒县,协同刘辟,龚都二将,数日间,便将梅成数千残部占据的居巢一鼓而下。
此时,庐江全郡基本归于刘备治下,淮南,庐江两郡连成一片,江淮之地尽数落入刘备手中。
这场持续近半年的江淮战事,终于落下帷幕!
此番刘备军自徐州南下,攻入仲氏伪朝“帝都”寿春,彻底覆灭袁术势力,追回传国玉玺,随后扫荡割据庐江的刘勋所部,又挫败意图北上的孙策势力。
一系列征战用兵,刘备军势力版图大增,却也消耗颇大,况且这江淮之地虽富庶,却也饱受袁术盘剥压榨,屡遭兵灾。
在诸葛亮,庞统等人谏言下,刘备下令己方执行休养生息之策,并计划设置典农校尉一职,负责吸纳流民,开拓荒地,全权掌管屯田养兵,兴修水利等诸多事宜。
恰在此时,献帝刘协委派的朝廷使者,已亲临皖城,前来嘉奖皇叔刘备讨灭逆贼袁术,奉还玉玺之大功。
皖城太守府议事厅内,已是香烟袅袅,气氛庄严肃穆。刘备身着朝服,恭恭敬敬伏地叩拜。
一正一副两位朝廷使者,皆身着锦袍华服。此刻,正使手持诏书,高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汉室衰微,奸佞并起,袁术僭号称帝,祸乱天下,神人共愤。今皇叔刘玄德,心怀忠义,挺身而出,兴仁义之师,诛灭袁术,荡平叛逆,功莫大焉。又将传国玉玺完璧归赵,奉还朝廷,护我大汉正统,实乃社稷之栋梁,忠臣之楷模。朕心甚慰,特遣使嘉奖,晋刘玄德为大司马,假节钺,督管徐州及江淮之地军政。望卿奋身继进,匡扶汉室,永享荣光。钦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备叩首,声音洪亮应道:
“臣刘玄德,蒙陛下错爱,愧不敢当。臣乃汉室宗亲,食汉禄,受皇恩,讨逆贼,护玉玺,乃臣分内之事。今蒙陛下嘉奖厚恩,愿肝脑涂地,为陛下扫除奸邪,重振大汉天威!”
这名使者将诏书与节钺郑重递予刘备,微笑道:
“恭贺皇叔就任大司马一职,此乃陛下厚爱,日后还望皇叔为朝廷多建功勋。”
这使者顿了顿,似别有深意,又似漫不经心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