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无所谓。
女帝见自己的计划得逞,心里面也开心,在大家想来,她只是为了给自己这个姘头多争夺一些好处罢了。
可实际上,只是铺垫,再过一段时间,燕国的事情平定以后,沈无名就该回来了。
那时候,这个检校尚书左仆射,自然就得把前面那两个字给去掉。
可李国忠等人自然是不会愿意的,就连其他人都肯定心怀反对之意。
那时候,以不让沈无名担任左相为条件,而将其册封为摄政王,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好了,位置定下来了,但是左相大人想要告老还乡,那是不行的。”
女帝呵呵一笑,“您老人家刚才说精力不济,要把事情丢给年轻人,当然可以。”
“不过,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家也是如此,需要您这样的老臣,来指导大家!”
“所以,王九龄听封。”
这倒是传统的仪式,王九龄也没有在意,当场就跪下,任由女帝安排。
“尚书省左仆射、龙章阁大学士、海丘侯王九龄。”
“在神考时,宣力不懈,为贤守臣。逮兹缵承,即与丞弼,既全付之钧轴,遂能任我栋梁。”
“民无烦苛,羌率旧职,稼穑茂遂,神人燕安。虽荷帝祉,时维乃功,宜因赐胙之恩。”
“特封为太师,龙章阁大学士、经筵讲官、海国公,食邑八百户!”
把朝廷退休的大臣册封为三公之类的正一品虚职,虽然没有实权,但却地位崇高。
这算得上是大汉的传统。
王九龄自然是连番谢恩,不过沈无名却忍不住撇了撇嘴。
女帝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官职非常大方,但是实际上的好处给的少。
比如这一大堆的名头,实际上一来没有实权,二来也根本就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