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义女青缘》a

“这些都是什么呀?”小青缘满脸疑惑,天真地问道。

“这是人体的解剖图。”圆戎活佛耐心解释道,“上面详细描绘了人体的结构,以及身体中的穴位和组织器官。学会这些,对你学习瑜伽和日后治病救人都大有裨益。”

或许是妈妈曾经讲过的汉族医生的故事在小青缘心中种下了善的种子,印象极为深刻,一听到能治病救人,她立刻来了精神,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从那以后,她一头扎进生命科学的知识海洋,尤其对医药和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仿佛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毕竟,在她的记忆深处,时常浮现出和妈妈一起上山抓蝴蝶的温馨场景。

那时的她,手持捕虫网,像个欢快的小精灵,一路蹦蹦跳跳,腰间的宽皮带上整齐地插着成排的小竹筒,脚下的靴子边还别着一把小巧的匕首,在开满五彩斑斓鲜花的山坡上肆意奔跑。每当兜到昆虫或是蝴蝶,她就会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把它们放进腰上的小竹筒中,或是身后书包里的标本夹中,那专注的模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她和那些可爱的小生物。

圆戎活佛敏锐地察觉到小青缘天赋异禀,学习能力超强。他深知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造诣有限,无法给予小青缘更深入的指导,于是,他特意把80多岁的藏医藏药传承人德吉木果大师请来,希望大师能引领小青缘在医学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木果大师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四部医典》,缓缓向小青缘讲述着藏族医药发展的漫长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的医生和藏王为藏传医学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故事就像璀璨星辰,照亮了藏医前行的道路。

望着这些珍贵的医书典籍,小青缘在幼小的心灵中对治病救人的渴望愈发强烈,不禁好奇地问道:“这些医书是怎么来的呢?”

大师缓缓开口:“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后,与唐朝联姻修好,迎娶了文成公主。当时,汉地的摩诃弟瓦和尚及西藏的大译师达磨郭卡将文成公主带来的《医法大论》译成藏文,并进行了厘定,这便成了藏文译成的第一部汉医医典。”

说着,他随手翻开一本厚厚的医典,继续道,“原来的那些珍贵书籍大多已散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如今我们看到的,是后来藏族最著名的医者、大学问家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将以往散失的部分医家宝典收集、整理,并把精华融入到这部西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之中,从而完善了藏医独具特色的医疗体系。”

“他从哪里找来这些宝典,又怎么写出这么丰富的内容呢?”小青缘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追问道。

木果大师微笑着回答:“当年,他亲自奔赴藏区各地,深入民间,收集那些流传在百姓中的医药验方,潜心研究。他还远赴尼泊尔、印度等国,研习当地的医理。他积极主张迎请中医、尼泊尔和印度的医生入藏,广泛吸收各国优秀的医学文化,才有了今天藏族医药的蓬勃发展。”

青缘接着又问:“那有人帮助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