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城(沙赫里萨布兹)。
同样是一个沉甸甸的丰收季,但史国这边的景象却颇有不同。
自从塔吉克人大汗霍斯搬回到粟特人的故地后,一开始,一切看起来都十分美好。
霍斯不像律庆,甫一进入史国城、那黑沙布(卡尔希)、泰尔梅兹三城,便立即下令全体伊教徒皈依祆教,违者处死。
祆教,早就随着萨珊帝国的衰亡渐行渐远,此后一直潜藏于地下,虽然随着律庆的崛起再次复兴,也早就没有了以前萨珊帝国的血亲统治,但其它的一些弊端终于又开始冒头了。
血亲制,显然是一种最为极端的阶级划分制度,在以前的萨珊帝国,只有被王族认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贵族,余者都是虽然没有明说,但事实上就是奴隶之人。
阿拉伯人为何能轻易就灭亡了萨珊帝国?无论如何,伊教世界下的信徒至少名义上还是平民,虽然税赋沉重,但平民的意味还是很明显的。
但萨珊帝国显然不是如此,于是,伊教教义对广大祆教徒的诱惑力还是很强的,霍斯陡然让麾下的民众转宗祆教,虽然也采取了征收赋税的方式,但骨子里还是将他们当成了奴隶。
于是,“平民”们便可被贵族们随意杀死、掠夺,平民们若是不小心碰到了贵族的身体也会被杀死。
律庆知道后顿时若有所思。
“波斯人自称雅利安人,而创造了婆罗门教的那些人也如此自称,祆教与婆罗门教比较起来大体差不多,但祆教的阶层划分显然更为粗陋,到了印度的波斯人创立的婆罗门教则系统得多”
再想到起源于象雄王国的苯教,最后终于明白了。
“苯教、婆罗门教显然都受到了祆教或多或少的影响,否则不会都有一个醒目的卍字符号”
这样的国度显然是不会长久的,以前,阿拉伯人除了少数商人,大部分人都是牧户,对于以农耕为主、文化发达的波斯人来说毫无影响,就算将民众压榨的再甚也动摇不了其国本,但现在不同了。
首先他们信仰伊教已经有几百年了,虽然被强迫再次皈依了祆教,但双方一比较优劣就明显了,何况紧挨着的还有一个文化昌盛,信仰自由的强大国度。
故此,征服波斯,让后将其交还给祆教徒统治便在律庆心中动摇了。
当然了,以霍斯为首的一些祆教高层依旧在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