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应聘者
杨开微微点头,示意杨文继续。
杨文又翻到医院部分的资料:“在医院方面,我们发现仁爱医院存在较大的经营问题。仁爱医院位于江岛南区,曾经在骨科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技术,但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设备更新不及时,医护人员流失严重,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据我们了解,他们的高层有寻求改变的想法,出售医院也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如果我们收购仁爱医院,可以重新注入资金,更新设备,引进优秀的医护人员,利用他们原有的骨科技术优势,打造我们自己的特色医院。”
杨开拿起资料,仔细看着里面的数据和分析,沉思片刻后说:“文哥,你们这次的调查很全面,这些信息对我们很有价值。不过,我还想知道,除了这两家,其他的公司和医院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杨文回答道:“还有一家叫星耀医药研发公司,他们的财务状况相对较好,但是市场份额却一直在萎缩。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是他们的研发方向有些偏离市场需求。如果我们收购的话,需要对他们的研发方向进行重新调整。另外,有几家小型医院虽然经营状况一般,但是地理位置不错,如果收购后进行整合,有可能扩大我们在当地的医疗服务覆盖范围。”
杨开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思考着杨文汇报的内容。过了一会儿,他说:“文哥,你们做得很好。接下来,我想让你再深入调查一下康源医药研发公司和仁爱医院。对于康源,重点了解他们的研发项目的具体进展和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对于仁爱医院,要详细评估我们如果收购后,重新运营起来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包括设备更新、人员引进等方面的成本。”
杨文坚定地说:“好的,杨总。我这就去安排。”
杨文离开杨开的办公室后,立刻召集林晓、张峰和赵强,传达了杨开的指示。
随后,按照杨开的要求,杨文再次带领着林晓、张峰和赵强投入到新的调查任务中。
他们首先来到了康源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这一次,他们直接预约了康源公司的研发部门主管,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眼神中透着严谨的科学家,名叫周教授。
在康源公司的会议室里,杨文开门见山地说:“周教授,我们对贵公司的几款在研药物很感兴趣,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些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以及它们的市场潜力。”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打开面前的文件夹,里面是厚厚的一沓资料。“我们目前有一款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新药研发项目,已经进入了临床二期试验阶段。前期的动物试验结果非常理想,这款药物如果研发成功,将比市场上现有的同类药物在降低血脂方面有更显着的效果。而且,它的副作用也会更小。”
林晓问道:“那周教授,这个项目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从财务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完成后续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呢?”
周教授皱了皱眉头说:“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前期的研发和试验上,现在还需要大概五百万来完成临床三期试验以及后续的审批流程。如果资金能够及时到位,我有很大的信心这款药物能够成功推向市场。”
张峰接着问:“周教授,那这款药物一旦推向市场,你们预计的市场份额能有多少呢?”
周教授思考了一下说:“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如果一切顺利,这款药物在国内市场能够占据大约10%的份额,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潜力还会更大。”
杨文认真地记录着这些信息,他知道这些数据对于杨开的决策至关重要。
离开康源公司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仁爱医院。
仁爱医院的院长办公室里,院长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名叫王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