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这时,王敦站了出来,脸上挂着看似诚恳的笑容:“陛下,李矩将军和刘正轩将军确实功不可没。臣以为,应当重重封赏,以激励我东晋将士奋勇杀敌。”
司马睿微微点头,问道:“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封赏?”
王敦心中早有盘算,他不紧不慢地说:“李矩将军已然是镇国将军,其功绩有目共睹。至于刘正轩将军,上次仅封了亭侯,此次应当予以晋升。不过,乐安郡刚从后赵手中夺回,局势不稳,需要一位得力将领驻守。刘正轩将军智勇双全,驻守乐安郡再合适不过,陛下以为如何?”
此时,侍中纪瞻站出来反对:“王大人,乐安郡地处偏远,且多是盐碱地,又处于对抗后赵的前沿阵地,危险重重。刘正轩将军立下赫赫战功,是否应安排到更安稳且重要的地方任职?”
王敦脸色一沉,反驳道:“正因为乐安郡危险,才需要刘正轩这样的猛将。这是对他的信任,也是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有的支持王敦,认为刘正轩应当驻守乐安郡;有的则为刘正轩鸣不平,觉得他不应被派往如此艰苦危险之地。
司马睿看着争论的大臣们,沉思良久后开口:“刘正轩将军确实战功卓着,朕决定晋封他为龙骧将军,驻守乐安郡。望他能保一方平安,为我东晋守住这片土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而支持刘正轩的大臣们,虽心有不满,但也不敢违抗圣旨。
数日后,圣旨传到乐安郡。李矩率领众将士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祖宗之洪业,临御四海,赖诸臣之忠勇,以保社稷之安宁。今李矩将军率麾下锐旅,扬我东晋之威,征伐后赵,功绩赫赫,实乃国之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