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摸到了保皇党的门槛边

重生大明1635 蜀中侠 1205 字 18天前

入城仪式搞了,献俘礼也全部礼成。

如此盛大场面,崇祯自然得来点鼓舞人心之词。

天子临场发挥,内容不长,却句句铿锵有力,足以振奋京师军民。

负责传音的礼官虽多,围观人群更多,没办法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清。

不过这些无所谓,今日所有细节,明天都将在华夏日报上看到,要不了多久,便会传遍大江南北。

德胜门宏伟场面完毕,崇祯带着百官往太庙祭拜,那尊传国玉玺被庄重地摆于香案。

刘宗周又拿出一幅锦缎,之乎者也念了一通。

大概意思是后世子孙朱由检,把太祖成祖挂念的玉玺给弄回来了,两百多年前实质性推翻暴元,这下又多了层象征意义。

活儿全齐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由检将率着大明儿郎光复蒙元故土,让华夏礼教广撒四方。

......

乐可小说

该整的都整了,天已进入申时,皇帝在光禄寺赐食百官,精简版班师回朝礼仪彻底结束。

砍掉众多流程都还如此耗时,看来往后无论何种大小事务,无用的通通需要纠正,固化思维会严重影响朝廷效率。

宴罢,文武与宗室行礼谢恩,藩王们总算得到一次皇帝正视,全都带着各种猜测,屁颠屁颠告退了。

内阁六部侍郎以上官员被留下,包括数个近臣、周遇吉,还有巩永固、张之极、孙维藩、杨崇猷等对京师叛乱有功的勋戚。

崇祯摆驾东暖阁,大家都清楚,天子回朝就欲商讨国事,真是个工作狂。

内阁和近臣倒没啥,侍郎与几个勋贵泛起小得意,以往根本没资格参与这种事,皇帝说军国大事,一般都只召尚书以上大员。

能被天子留下,预示着被皇帝认可,总算摸到了保皇党的门槛。

一番君臣礼节,崇祯赐坐臣子。

简单开场白说过,崇祯话锋一转,问向孙承宗:

“孙爱卿!”

“臣在!”

“辽东近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