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听说闽省郑芝龙仅用数年光景便迅速崛起,如今拥有大小战船及武装商船不下两千艘,整个大明水师加起来,在此人面前简直小巫见大巫!
此人战兵水手近十万,闽省诸地商铺若干,遇灾之时尚有能力接济平民,安平镇城墙乃其出资所建,水榭别墅耗银数百万,能从府邸驾船直通外海!
兵卒军饷更是我朝儿郎之两倍以上,闽粤一带刘香等海盗皆乃此人收服,就连外国商船入闽粤,都得向此人上供买水钱。
朝廷没有给过他一文军饷,谁来告诉朕,这么多人马,用度如此之大,这些钱从何而来?”
“禀陛下,自然乃海贸营收所得!”
毕自严不假思索,顷刻间成了捧哏。
“爱卿一针见血!”
啧啧,很多人惊讶得瞠目结舌,郑芝龙的事迹多少听闻过一些,可真没想到竟如此兵强马壮。
其实崇祯是根据历史轨迹来说的,温体仁和锦衣卫传回不少情报,时日尚短并没有这般全面,当下还不是郑芝龙最巅峰期,到后来的隆武手里时,才是那枭雄事业之巅。
见多数文武都还处于震惊状态,黄蜚更是有点自惭形秽,崇祯接着道:
“因此,海贸能带来巨大之利益,朕预估,郑家家产至少可折合白银3000万以上,用富可敌国来形容毫不为过!
现在贺爱卿之疑问来了,还是毕爱卿那句话,在商言商,我朝之货物,外藩求之不得,红毛诸国争先恐后与地方军阀走私,难道不愿与朝廷堂堂正正贸易吗?
倘若朝廷全面开海,直接下场的同时鼓励广大商贾积极响应,朝廷名正言顺收取相应税收,那该是何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