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事商议过后。
崇祯在范景文、毕自严、刘遵宪、黄蜚、焦勖、贺世寿等人的陪伴下,行船朝海河海湾进发,翌日清早到达天津造船厂。
对于这个时代造船工艺与细节,天子第一次亲眼目睹。
工匠的手工技艺令人叹服,杠杆、防水、卯榫、船钉等先进工艺都被运用到方方面面。
虽一切看起来都还较为原始,但绝不可否定大明人的智慧,一旦诞生出工业革命,只要人和资金管够,发展起来绝对令人刮目相看。
崇祯观摩一圈,对制造局官员及工匠们嘘寒问暖,还一路有意无意灌输创新理念。
比如大明福船吃水深抗风浪能力强,优点为载货量巨大,如此便适合运输,火炮过于稀少且布于舰艏舰艉甲板,用于作战则火力不足同时航速也偏低。
崇祯抛出几个设想,要求船厂探索调整船体相应比例,甲板上除了必要的了望指挥塔楼外,其余塔楼通通取消,这样做可将传统硬帆向软帆方向发展,航速与转向不足问题也就起来了。
另外,还可借鉴西夷船只,抛弃仅在甲板布炮的传统思维,探索在各层舱室中布炮,如此一艘船可从三五几门发展到数十门等等。
船厂有部分工匠来自闽粤,有些人见识过西夷船只,尤其火力方面确实优于福船,被点拨后倍感受益匪浅。
崇祯并非崇洋媚外,福船是老祖宗智慧结晶,但老祖宗历来爱好和平,不
兵事商议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