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相对清闲,他昨晚熬到丑时末,当下大明虽仍旧很烂,不过已经告别了最危险期。
于是提笔写了个五年计划纲要,准备让毕自严带回去交给孙承宗,争取在年底前形成细则,以便明年展开实施。
纲要中涉及兵事、民政、税收、科技、交通、教育、农业、商业、海洋与开疆战略等一系列问题。
崇祯提出大致框架,并对重要事宜列出时间表,让内阁牵头去细化,前提为大胆与谨慎兼备,符合大明切身利益。
洗漱一通,用过简易午膳,崇祯在南水门换乘更小的海沧船,从城内水道移驾巡抚衙门。
随行官员一番君臣礼仪,崇祯缓缓开口:
“诸位,朕此行所见所闻受益匪浅,大海就是我大明走向强盛之路,卿等再接再励啊!”
“臣等遵旨!”
这两天跟随天子视察,天子从造船聊到海洋,又从海洋谈到大明方方面面,提及的很多东西让臣子们既感新鲜,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
“毕爱卿!”
“臣在!”
“那刘理顺和程峋表现如何?”
毕自严微愣,不知天子咋突然提及那两人,随即拱手作揖:
“禀陛下,二人辖区内商税缴纳额度全京师最高,一众商贾被管理得服服帖帖,表现与能力皆优。”
两人官职不咋的,但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又进过天子法眼,毕自严自然特别留心。
“甚好,将二人调来天津,让刘理顺担任户部首任天津司郎中,统领此地税收事务,程峋随朕南下,朕另有任用!”
“臣遵旨!”
天津要单独开司征税,毕自严回去后就得确定人选,这下天子钦点,他也省得麻烦,由此也可看出圣上对天津及两人的重视。
“都散了吧,”崇祯摆手。
“臣等告退。”
该说的在路上就已经说得差不多,视察回来只是简单性会晤,还有一帮蛀虫等着呢,崇祯得将那伙人好生打发。